是枝裕和《怪物》:并非要在電影中給出答案
(提要)他的影像總交織著殘酷與溫情,常從家庭的瑣碎日常出發,在呈現生活片段的同時,將觸角延伸至對人性、當代家庭關系和社會現實的洞察。
“我父親非常喜歡賭博,當我長大成人之后,我不想變得和他一樣。我母親喜歡電影,所以我總想讓自己相信,進入電影行業是因為我母親的影響。但后來我才發現,我之所以會選擇拍電影,是因為我也是個賭徒?!?/blockquote>責任編輯:李慕琰
在電影《怪物》中,一對好朋友在廢棄車廂里玩游戲。在這個秘密基地,他們不用接受外界異樣的眼光。(資料圖)
對是枝裕和來說,執導非親自編寫的電影是罕見的。除了1995年上映的電影處女作《幻之光》外,近三十年的電影生涯里,他幾乎都是自編自導,直至2023年上映的《怪物》。不過,“我并沒有感覺這部電影是由別人編寫的”,拍攝開始時,是枝裕和說。
《怪物》的編劇坂元裕二多年來活躍在日本影視劇編寫的前線,《東京愛情故事》《花束般的戀愛》均出自他手。其實他也擅長社會題材,常在對日常生活的細膩呈現中表達對社會議題的關切,比如校園霸凌、家庭暴力等。
過去,是枝裕和與坂元裕二各自不約而同地創作著有關疏忽、不良少年和重組家庭的故事。每當有人問起想與哪位編劇合作,是枝裕和的回答總是坂元裕二。
“盡管我們在不同的時期創作這些故事,但它們都有共同的主題和共鳴。我們每個人都以自己的方式講述,就像我們吸入的空氣一樣,但呼出的卻不同。這一次,我們調和了呼吸?!笔侵υ:驼f。
《怪物》關于是枝裕和擅長的家庭題材,講述一位單親母親懷疑孩子在學校受欺負,去學校時卻被老師指出是她的孩子霸凌他人,雙方各執一詞,兩個男孩失蹤后,真相才逐漸顯現。
第一次讀到劇本時,是枝裕和覺得,“它仿佛是當下世界人與人之間黨同伐異、分歧割裂的一個縮影,而疫情又使得這樣的分歧割裂進一步擴大?!?/p>
2023年,《怪物》獲得第76屆戛納電影節長片酷兒棕櫚獎,2024年1月,它獲得日本電影學院獎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在內的10項提名。法國《解放報》評論,影片展現了是枝裕和擅長的在平凡生活中勾勒肖像和細膩的風格,但其情節卻淹沒在一個不必要的混亂和誤導性的迂回場景中,使得主題在最后時刻才最終呈現出來。
盡管存在一些爭議,但不可否認的是,這部影片一定程度上承接了是枝裕和以往的風格。他的影像總交織著殘酷與溫情,常從家庭的瑣碎日常出發,在呈現生活片段的同時,將觸角延伸至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