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韓延:拍絕癥病人的故事,一次一次治愈自己
“我個人是特別悲觀的人,我對于生老病死的很多事很糾結,也想得很多。當我碰到這樣的題材,總是感覺這些人物好像教會我怎么思考這個問題,我會迫不及待地想把我學會的東西分享給更多的人?!?/blockquote>發自:北京
責任編輯:劉悠翔
導演韓延決定把《我們一起搖太陽》作為電影“生命三部曲”的終章,是早在第二部《送你一朵小紅花》還未上映時。他先是被朋友推薦了一個故事,忙于后期的他并未上心,隨后另一個朋友又推送了故事原型的文章給他,他被故事深深打動了。
2024年春節檔電影《我們一起搖太陽》改編自紀實報道《最功利的婚姻交易,最動情的永恒約定》。故事本身簡單也慘烈:尿毒癥患者王宵為了活下去,和白血病復發患者于建平簽下結婚協議:他死后將腎捐給她,而她則負責照顧自己的父親。對于建平來說,等腎就是盼“丈夫”快死;對王宵來說,活下去就沒法拯救“妻子”。這巨大的人生悖論是打動韓延的核心。
主演彭昱暢和李庚希記得初次看劇本的過程是一直笑著,突然就控制不住落淚。感動和震撼襲來,還感受到了很強大的力量。韓延對他們表演的要求只有一個:不要演。前期,他們去體驗生活,拜訪患者,彭昱暢印象深刻的是見了一位剛做完手術的病人,他會突然不認識字,會陣發性頭暈,還會有一些急性的應激反應。李庚希則是摸了尿毒癥患者的瘺管,她能感覺到血液在里面流動,有點像脈搏,但振動的頻率更快。拍戲時每次摸著自己的道具瘺管,她都會去想象真實的血液流動的感覺。
主演彭昱暢(右)和李庚希(左)在電影《我們一起搖太陽》中。片方供圖
并不是所有病人都絕望、消極,這是兩位主演體驗生活后最大的感觸。彭昱暢拜訪的一位腦部CT的醫生幫助過很多病人,但他自己也得了腦母細胞瘤。去他家的時候,醫生依然樂觀,彭昱暢也因此找到了飾演男主呂途的很多精神抓手。
在眾多作者型導演中,韓延有著獨屬于自己的標簽。他關注生老病死但不乏浪漫,對愛情有詮釋,他的每一部作品中都有一個向死而生的主角,也有一段美好純真的愛戀。電影中,呂途和凌敏同樣有著美好得令人動容的愛情。彭昱暢和李庚希就像片中角色一樣,每天在片場互相打氣、彼此鼓勵、互說“奧利給”。
對于何時愛上對方,導演韓延和兩位主演給出了不同的答案。李庚希覺得是慢慢相處的過程中,但節點大概是片中前男友出現的時候,她才發現自己早已愛上了呂途。而彭昱暢則覺得是看到配型失敗的凌敏自我安慰說“我家垃圾還沒扔呢”的時候,就下定決心把腎給她,甚至在公交車上,他說“我們結婚吧”的時候。
在導演韓延看來,呂途入住凌敏家開始事無巨細照顧她的時候,愛情已經萌芽了。他刻意沒有把這種變化拍得很明確,沒頭腦的呂途像火焰,慢慢融化不高興的凌敏。韓延的作品中愛情有萬般模樣,他覺得愛情不是山盟海誓,是在非血緣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