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爪為龍,四爪為蟒”?從關于龍袍的故事說起

尤其是隆慶開關之后,明朝商品經濟發達,民眾越發富庶,僭越之風盛行,朝廷也完全放開不管不顧。于是,這種“大家一起穿龍袍”的風氣,很快從官員蔓延到了普通民眾中。比如《留都見聞錄》記載,當時甚至連小販的老婆,喝喜酒的時候都敢租官員禮服來穿。

責任編輯:陳斌

龍年又來了,每到這個最酷炫的生肖當值,各路“五爪為龍,四爪為蟒,五爪龍袍皇帝專屬”的“科普”又會流行起來——然而這些“科普”其實是錯誤的:在漢唐古人眼里,無論龍爪是五指還是四指,都不影響它就是龍,而最常見最經典的龍爪則是三指。龍袍也只是普通的華服,無論貴賤都可以使用龍紋。至于今人認知中的“五爪為龍,皇家壟斷”,則是蒙古征服時期帶來的草原風俗,而且明代很快又變相廢除了這些禁令。

漢唐皇家不壟斷龍紋

實際上,如果經常留心古畫,你可能早已注意到,明代以前的皇帝好像根本不穿“龍袍”:閻立本的歷代帝王圖,所有皇帝都穿著紅黑色袞服,配色素雅莊重少有紋飾;而《步輦圖》里的唐太宗,則穿著深赭黃色的素袍子;還有很多宋代皇帝的宮廷肖像得以傳世,畫里穿的也基本是紅色或白色的素袍子。

這當然不是因為唐宋之人不喜歡龍紋,考古出土的很多唐宋瓷器,上面都飾有精致的龍紋。而且這些龍紋基本上都是三爪,偶爾能看到四爪,五爪則非常非常罕見。至于這些龍紋物品的主人,則是上下貴賤都有,和是否為皇室成員無關。比如1984年,河南偃師發掘了一唐代古墓,出土有一面三爪龍紋銅鏡。而根據墓志銘,墓主人去世前也只是一名七品的縣令。

無獨有偶,唐代詩人白居易曾寫有一篇《感鏡》:“美人與我別,留鏡在匣中。自從花顏去,秋水無芙蓉。經年不開匣,紅埃覆青銅。今朝一拂拭,自顧憔悴容。照罷重惆悵,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