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雪盡頭如何不是骨科?國家骨科醫學中心專家這樣說
最怕出現的情況是,滑雪者水平一般,又自認為技術很好,跑到中高級賽道,盲目提高速度,追求更陡、更刺激,滑雪過程出現技術變形,可能會產生比較大的傷害。
傷者在清醒狀態下,最重要的是判斷自己能不能動,尤其是下肢能不能動,有沒有神經損傷的表現,再就是身體幾個重要部位,如頭頸部是否疼痛等。不要貿然活動,包括脫卸雪具,不然有可能會加重損傷甚至導致二次損傷。
滑雪如何做好自我防護?首先不能疲勞滑雪,其次熱身很重要,再次遵守滑雪規則及雪場規定,最后要頭腦清醒,不要做超出自己水平的動作。
責任編輯:曹海東
滑雪似有魔力,讓人又愛又恨。不少新老滑雪愛好者們一邊調侃“雪場盡頭是骨科”,一邊拿起雪具,馳騁雪場。視覺中國 | 圖
冬日旅行,最出片莫過于雪場?;┲?,向陽露臺上,品紅酒,嘗佳肴,賞白雪皚皚,一年的疲勞隨風飄散。
然而,現實卻不能常常順遂心愿。因滑雪骨折住院的案例比比皆是,更嚴重的還有死亡案例。2023年12月,一名中國籍女性游客在日本滑雪時不慎摔倒,頭朝下摔入雪中不幸身亡。
北京積水潭醫院的一篇論文顯示,滑雪運動損傷主要分布在全身17個部位,下肢占比超一半,膝、踝關節及小腿損傷最為多見。甚至,有骨折疾病直接以滑雪命名。
但滑雪似有魔力,讓人又愛又恨。不少新老滑雪愛好者們一邊調侃“雪場盡頭是骨科”,一邊拿起雪具,馳騁雪場。
施忠民是國家骨科醫學中心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足踝外科主任,在2023-2024冰雪季接診了多位因滑雪損傷的患者,他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滑雪最怕的是不做好防護和不自量力,“很重要的一點是頭腦要清醒,自己處于什么水平要心中有數,去更高難度的賽道滑雪要有教練陪同,不要做超出自己水平的動作”。
新手、老手受傷各有不同
南方周末:2023-2024冰雪季,科室接診了哪些滑雪損傷患者?
施忠民:滑雪中有種損傷我們稱之為“滑雪板者骨折”。我們腳踝下面的一塊骨頭叫距骨,這種骨折通常是因為踝外翻背屈時,跟骨上外側面撞擊距骨外側突下緣導致。在之前,單板滑雪靴子比較軟,滑雪時足背屈、外翻或外旋時,容易軸向撞擊造成骨折,所以被稱為“滑雪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