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多維發力保供穩價,重要民生商品市場供應整體穩定

春節假期臨近,廣州市聚焦重要民生商品價格運行、市場供應情況,深入研判,聯動發力,全力強儲備、保供應、穩價格、惠民生,確保人民群眾度過歡樂祥和的新春佳節。

落實物資儲備

總口糧可保障供給接近10個月

落實豬肉、糧食、食用油等重要民生商品政府儲備規模,確保儲備儲得足、調得動、用得上。

目前,廣州庫存政府儲備豬肉可滿足全市常住人口消費7.5天;庫存儲備糧可保障供應216天,加上社會流通庫存,總口糧可保障供給接近10個月;食用油儲備可保障15天以上。設立糧食應急網點695個,覆蓋全市所有街鎮。

建立《廣州市市級公共衛生應急物資儲備目錄》,現有藥品、防護物資及醫療器械儲備等共計235個品種6103.6萬件、救災保暖物資儲備35.03萬件。各級醫療機構儲備醫用物資可保障30天消耗。

穩定本地供給

全市蔬菜日均產量約8900噸

加強生產管理和技術指導,積極推進蔬菜冬種生產,指導供銷社系統農資經營企業做好春耕農資供應保障。

密切關注氣象信息,及早印發《農業生產防寒抗凍技術措施》《廣州市農業生產防寒防凍工作方案》,細化蔬菜、果樹、水產、畜禽防寒抗凍生產措施,出動農技服務“輕騎兵”,深入田間地頭,分類指導24個農業經營主體采取針對性措施,有效防范化解低溫天氣帶來的不利影響,確保生產有序、質量安全、供給穩定。

指導保供重點企業根據春節市民消費需求特點,加大貨源組織和備貨,加強產銷銜接,增加商品庫存,確保貨架“不空架、不脫銷”,貨倉“不缺貨、不斷供”,保障生活必需品供應平穩有序。

目前,全市蔬菜在田面積約30萬畝,日均產量約8900噸,蔬菜田頭冷庫存儲量344噸。生豬存欄量59萬頭,日均出欄量0.19萬頭,日均屠宰量2萬頭;家禽存欄量1170萬羽,日均出欄量10萬羽,禽蛋日均產量93噸,牛奶日均產量77噸。水產品存塘量3.88萬噸,日均產量1020噸;水果日均產量1075噸,種植面積106萬畝,全市重要民生商品市場供應整體穩定。

倡導倡議超過5000家實體門店、460多家肉菜市場在春節期間保持正常營業,可保障市民消費需求。

啟動平價銷售

比市場平均售價低5%以上銷售農副產品

廣州市啟動春節期間農副產品平價銷售,組織平價商店在節前(2月5日至2月9日)按照蔬菜類比市場平均零售價低15%以上,大米、食用油、豬肉、雞蛋、家禽類等商品比市場平均零售價低5%以上的優惠幅度銷售農副產品,切實發揮農副產品價格調控項目庫單位價格導向作用,有效應對農副產品節日性上漲。

開展監測預警

重要民生商品價格監測“一日一報”

綜合運用廣州市價格監測預警系統以及農業農村、商務、市場監管部門的監測機制,密切關注糧油肉蛋菜果奶等重要民生商品市場供應和價格變化,及時啟動應急價格監測工作,增設應急監測點,對糧油肉蛋菜等210余個品種價格進行監測,對重要民生商品價格監測做到“一日一報”。

高度關注節日需求、低溫寒冷天氣對生產、流通、供應的影響,加大市場巡查力度,加密價格監測頻次,確保及時發現問題苗頭,提前進行預判預警和前期處置。

完善應急預案

組織50家快遞運輸單位做好運力儲備

組建198家保供重點企業,健全應急供應保障機制,強化重要民生商品應急生產、應急供應能力。落實蔬菜、豬肉等商品生產、供應、運輸、價格等應急響應機制,確保對出現供應短缺、價格異常波動等情況及時有效處置。針對北方低溫雨雪冰凍天氣可能對廣州市的影響,印發《關于做好低溫雨雪冰凍災害生活必需品供應工作的通知》,制定配套應對工作方案。

組織50家城市配送、冷鏈運輸、干線運輸、郵政快遞運輸單位健全聯絡機制,做好應急運輸準備,組織好運力儲備,確保重要民生商品運輸通暢、運力充足。

加強市場監管

全市11個區設立66個價格數據采集點

在全市11個區設立66個價格數據采集點,采集重要民生商品價格數據5萬余條;綜合運用線上線下方式廣泛開展價格提醒告誡,督促市場經營主體加強價格自律。

開展2024年元旦、春節兩節期間重要民生商品穩價保質專項行動,出動檢查人員10144人次,檢查各類經營場所9124家次,立案184宗,嚴厲查處哄抬物價、囤積居奇、不明碼標價等價格違法行為,維護市場正常價格秩序。

發放價格補貼

安排1776萬元資金惠及8.88萬人

廣州市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在節前安排1776萬元資金,按照200元/人的標準,向低保對象、特困人員等困難群體發放一次性價格補貼,惠及8.88萬人,切實讓群眾對黨和政府的關心關愛可感可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