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過年不走親戚是“斷親”嗎?成年人當經營好自己的同心圓系統 | 快評
一個人的社會關系是一個同心圓系統,圓心是自己,往外依次是小家庭、大家庭、重要的親戚關系與好朋友、一般的親戚關系、同學與同事等。所宣稱的斷親對象從父母到親戚,是個人非常重要的社會關系。儒家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講的就是依次處理好這個同心圓系統所涵蓋的關系。
責任編輯:辛省志
每到春節,關于親戚與親情的話題層出不窮,今年也不例外?;乩霞乙灰哂H戚?現在有一種說法,稱年輕人流行“斷親”,并抬到了滌蕩繁文縟節、避免無效社交的高度。
“斷親”給人一種六親不認的感覺,字面上看是斷絕親戚關系。
個別奇葩親戚可能存在,也可能與某個親戚發生矛盾而不往來,但因此把斷絕個別親戚關系說成是“斷親”就顯得夸大其詞。從邏輯上看,只有斷絕所有親戚關系、與所有親戚都斷絕往來才稱得上“斷親”。問題在于,如果與所有親戚都斷絕關系不相往來,恐怕當地的輿論會認為:不是你所有的親戚有問題,而是你奇葩、不講道理、人品不行。
事實上,媒體上常用的“斷親”概念是指(年輕人)疏于、懶于跟親戚往來。坦率地講,這能指與所指并不符合:“斷”是大刀闊斧的、斷崖式的,態度鮮明乃至決絕的,疏于、懶于往來是走低、淡化,變化是連續、光滑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