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聲是全人類共有的——專訪何訓田

“作品到高潮的時候,八百個和尚在合唱,那真是個激動人心的場面。在班禪走上舞臺禱告的時候,大家拍手大叫成功了。我看到現場,很多和尚都掉眼淚了?!?/blockquote>

責任編輯:朱又可 實習生 黃家楊 朱曉佳

鐘聲、鈴聲和鳥聲是《吉祥頌》這個作品很重要的靈性支點 

何訓田第一次聽到小提琴,是在12歲,在老家四川遂寧,他家隔壁就是基督教堂。他經常到教堂去練琴。他說這就是他對音樂空間認識的來源。

2009年3月29日,作為世界佛教論壇的獻禮演出,大型情景音樂詩劇《吉祥頌》在無錫靈山梵宮圣壇內舉行。在這個音樂中,何訓田在全世界采集了幾百個鐘聲和鳥聲。鐘聲清凈,穿透力強,干凈又純粹。

八百個和尚在合唱,很多和尚都掉眼淚了。演出結束,十一世班禪額爾德尼·確吉杰布在國家宗教局局長葉小文的陪同下,走上舞臺禱告,先后以藏語、漢語和英語說道:“我祈愿世界和平,佛祖保佑,六道眾生。”

來自50個國家和地區的一千多名佛教徒觀看了這場演出。

作為《吉祥頌》的作者,何訓田和林兆華、易立明、曾力等人坐在現場。“作為創作者,我們這些天一直在彩排,我們知道這個作品不會差,但現場觀眾的歡呼和掌聲,還是讓我很欣慰。”何訓田在接受南方周末記者專訪時說。

何訓田和他的合作者一起忙碌了3年。一臺表達精神的晚會,將會連續演下去。這臺演出原名為《覺悟之路》,到最后演出前改名為《吉祥頌》。

2002年,何訓田擔任《雷峰夕照音樂大典》總策劃、總導演和作曲,大典在雷峰塔重建開放日首演。后來譚盾的《少林音樂大典》開始出現。

為靈山梵宮定制的大型情景音樂詩劇最早的名字是《如來如去》,在排練時改為《覺悟之路》,演出前定名為《吉祥頌》?!D/謎里喇嘛/拍客網

“假西天”被刪掉了

這個論壇第一屆就找過我,當時我在杭州做其他音樂,他們只給我半年時間,我覺得時間不夠后來回掉了。這次他們考察了一圈,最后還是找到我。主要原因是覺得我前面做的《雷峰夕照音樂大獎》音樂大典,而很多音樂也與宗教有關系。

我接手的時候,現在開會演出的靈山梵宮還沒建好。所以我和林兆華、易立明、曾力他們一起,做這個作品的時間和他們的梵宮建設是一起開始的,從梵宮的使用功能到舞臺、燈光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莫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