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我看電視》,陪我流浪
央視“大褲衩”的配樓著火的時候,王可然正在給合作伙伴打電話,商量《陪我看電視》巡演的事情,通話中斷了一會,再接通的時候,王可然沮喪地告訴對方,不用商量了,演不了了。
責任編輯:朱又可 實習生 黃家楊
央視“大褲衩”的配樓著火的時候,王可然正在給合作伙伴打電話,商量《陪我看電視》巡演的事情,通話中斷了一會,再接通的時候,王可然沮喪地告訴對方,不用商量了,演不了了。合作伙伴以為他在開玩笑,其實他已經流下了眼淚。
3月8日,在杭州紅星劇場,看了3個小時的戲,觀眾沒有匆匆散場,或者在座位上駐足,或者涌向臺口?!杜阄铱措娨暋吠瓿闪怂牡?9場,也許是本年度的最后一場演出。
3月17日下午5點,中國票務在線的客服通知買次日《陪我看電視》首演票的觀眾,因為場地原因,北京的12場演出取消。失火之后,王可然曾設法聯系北京其他劇院,只有保利劇院有5場左右的空檔,其他劇院全年的檔期都排滿了。
從2007年7月,作為策劃人和制作人,王可然已經為央視華匯時代劇場的開幕大戲《陪我看電視》工作了近一年半的時間,離公演還有36天的時候,毗鄰劇場的樓燒了,雖然劇場完好無損,但按照經驗,公演已不可能舉行。
在建筑功能上,與劇場毗鄰的北配樓起配重的作用。從實用的角度,它是央視新大樓向公眾開放的部分。而能容納一千五百名觀眾的“華匯”,將是一個靈活多變的劇場空間。座椅安裝在特制的臺車上,可以任意移動。從劇院正門到舞臺后門可以打通,使秀場和露天的城市融為一體。
王可然的夢想,是在這個大膽的舞臺上制作一臺LV式的舞臺?。?ldquo;LV是少數人能擁有但大多數人都想要的。十個人里可能只有兩個不要,一個是有個性,另一個要PRADA。”
然而現在,斥資一千多萬打造的“LV式舞臺劇”,留有幾百萬的虧空,等待北京票房回籠。一場大火,卻讓這臺為開幕而做的大戲,無幕可開,在全國各地巡回29場之后,仍舊回不了主場。
記者曾試圖就《陪我看電視》聯系華匯時代劇院的經理郝麗娟,郝經理委婉拒絕了采訪。作為劇場經理、TVCC員工、《陪我看電視》的制作總監,郝麗娟是整件事情里的關鍵人物。當記者要求把從其他消息渠道得到的信息向她求證時,再次被她禮貌拒絕。
《陪我看電視》
這是一臺9英寸牡丹牌黑白電視機在中國社會各階層遷徙的歷史。
1982年,它在劇團演員小李和小芬的家里落戶,女主人小芬為它取名小寶。全團人都到小李家看 《大西洋底來的人》。信號不好,人們輪流在房頂上晃天線,把女排決賽看完。
1986年,小李把小寶淘汰給黃土塬上的老張和張嫂。在城里風光不再的小寶,在張家的拉面館里成為食客矚目的焦點。好景不長,另一家飯館置辦了彩電,顧客都跑了。張嫂把2500塊錢積蓄給老張,讓他進城買面粉加工機,以圖東山再起。錢被縫進褲衩,還是被城里人看了出來。城里人自稱有彩電票,他出票,老張出錢,2200元把電視買下來,一轉手就能賣3300。老張的2200塊錢被他麻利地騙走,留老張一個人在彩電銷售點外頭傻等,眼見人們進進出出,為買到彩電沾沾自喜,一對老夫妻則哭天搶地,他們買彩電的錢差300,兒子結婚就等彩電,沒彩電,媳婦不進門。老張猶豫再三,把剩下的300塊錢掏出去,換回一碗據說乾隆年間的老湯。張嫂等了兩天面粉加工機,等回來一碗湯,大怒,把湯倒在地上。地上長出蘑菇,蘑菇煮的湯味美無比,張家拉面鋪食客云集,蘑菇被加工成老張牌十三香。老張和張嫂發了財。
1993年,身穿貂皮大衣,足蹬高筒皮靴的張嫂把小寶扔到流浪漢棲身的廢品收購站。
1997年,小寶從廢品收購站來到深圳的打工妹宿舍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莫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