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聰明的機器人
機器人沒有靈魂,但也能夠思考。英國科學家羅斯·金研制了一臺名叫亞當的機器人,它能夠像科學家一樣做實驗,對結果進行分析并提出假設。整個過程與人類科學家的典型科研方法非常接近
責任編輯:朱力遠
像科學家一樣思考,像科學家一樣做實驗
機器人沒有靈魂,但也能夠思考。英國科學家羅斯·金研制了一臺名叫亞當的機器人,它能夠像科學家一樣做實驗,對結果進行分析并提出假設。整個過程與人類科學家的典型科研方法非常接近
十年前,美國發明家雷·庫茲韋爾(Ray Kurzweil)在他的一系列預言中描述了2009年計算機的應用水平。他預言到這一年,大多數日常的商業交往,包括購買、旅行、預定,將在人和虛擬人之間進行。他還預言音樂家們會常常要跟電腦音樂家相互爭奪機會。
現在,音樂家的職業危機似乎并沒有庫茲韋爾設想的這么嚴重。而在他沒有預言到的領域,則出現了真實的“機器人科學家”。英國阿伯里斯特維斯大學的羅斯·金(Ross King)教授和同事研制了一臺名叫亞當的機器人,它是世界上第一臺能夠自動發現科學新知的機器。
亞當可以在很少人為干預的情況下做酵母菌代謝的實驗,得到結果后,它會對結果進行思考,做出某種理論假設,然后進行下一步實驗來驗證自己的假設。整個過程與人類科學家的典型科研方法非常接近。金在4月3日出版的美國《科學》雜志上發表文章稱,人工的實驗驗證了亞當確實發現了那些在酵母菌代謝中具有功能的各種酶。
雖然被稱為機器人科學家,但亞當并不是來搶科學家飯碗的,它的角色更像是一名助手。它使用基因敲除技術去尋找不同功能的酶。這是一項過程枯燥、數據量巨大的工作,就好像用每次卸掉一個零件的方式來研究一輛汽車不同的部分分別是干什么用的。“對于人類科學家來說這是困難且令人生厭的,但對機器人科學家來說就簡單了。”金說,亞當做實驗的水平跟一群研究生相當,但更加省錢,也更加高效。
亞當誕生于五年前,它的“思想”由三臺計算機指導,當然還有一些芯片控制它的硬件。當時金在英國《自然》雜志發表了一篇文章,稱這種自動化是必然要出現的,也是令人向往的。“它必然要出現,是因為需要它來處理21世紀科學中的挑戰。它令人向往,是因為它讓科學家們解放出來,以便讓他們做出更為突出的高水平的創造性進展。”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莫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