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檔大戰:一半電影撤檔,“這是從未有過的”
春節檔只有一周的時間,“短兵相接,可能一天就決勝負”。
春節檔定檔和“廝殺”背后,實則涉及多家影視公司和資本的博弈。
“春節檔的特殊性,決定了這只能是‘大玩家’的游樂場,中小片子很難進入,也沒有什么進入的必要?!?/blockquote>責任編輯:李慕琰
2024春節檔票房超80億元,破影史紀錄。(視覺中國圖)
九部春節檔電影,四部撤檔,2024年春節檔最終以如此戲劇性的方式收尾。
根據國家電影局數據,2024年2月10日至2月17日全國電影票房為80.16億元,創造了同檔期的紀錄。票房前四名的電影《熱辣滾燙》(27.18億元)、《飛馳人生2》(23.98億元)、《熊出沒·逆轉時空》(13.89億元)、《第二十條》(13.4億元),占到了總票房的97.8%。
幾家歡喜幾家憂。其間,四部試圖一搏春節檔的影片先后宣布撤檔。2月14日,《我們一起搖太陽》稱“在檔期選擇上出現了重大失誤”,宣布延后至3月30日上映;2月16日,《紅毯先生》宣布退出春節檔,“經過團隊慎重考慮……重新選擇檔期與大家見面”;同一日,《黃貔:天降財神貓》宣布撤檔,“不得不與諸位提前告別”;2月17日,《八戒之天蓬下界》稱“團隊商議后將退出春節檔,擇日與全國小朋友見面”。
2023年春節檔曾出現類似情況,面對《滿江紅》《流浪地球2》等強敵環繞,上映兩天的《中國乒乓之絕地反擊》宣布撤檔并延期上映,“因宣傳發行團隊在決策、籌備、推進工作中存在重大失誤和嚴重不足,致使影片在春節檔陷入特別被動的局面”。
過去,不乏電影換檔的情況,但大多發生在未正式公映前,因種種原因重新擇期上映。2024年春節檔四部電影集體撤檔,都是在已經上映并取得一定票房后作出的改動,被認為開啟了電影撤檔常規化的趨勢。
兩種更改檔期的原因有極大不同。從事電影制片宣發工作的孟淵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映前改檔的原因較為復雜,可能是政策方面的原因,“國家電影局根據各協審方要求,提出新的內容修改意見,影片修改復審在原定檔期上映來不及”;或是市場方面的原因,“原定檔期出現競爭力很強的影片,使原定影片談不到合適的排片率,影響預售或者預售差;影片各出品方、主創等出現糾紛、負面輿情等”。
而映后撤檔基本可以歸結為票房因素,“電影票房差、上映后幾天排片太少,在檔期內競爭力差,票房難回本”。
“對于春節檔而言,八部新片(不包括2月16日上映的《破戰》)上映后一周內撤檔了四部,這是從未有過的?!辟Y深電影人關雅荻對南方周末記者分析,電影市場的馬太效應正在加劇,過去最末位的春節檔重點電影大約也有兩三億票房的收入,而這次的《我們一起搖太陽》和《紅毯先生》撤檔前僅有八九千萬元票房。究其原因,可能與觀眾的消費能力、消費習慣、影片類型重合度、發行策略、短視頻平臺數據推送的傾斜性等等有關。
片方確定檔期時,會綜合考慮多項因素,越熱門的檔期,宣發預算越高。(視覺中國圖)
“在影院哭哭啼啼是不是不太合適?”
《紅毯先生》先后兩次改檔,分別在2023年11月和2024年2月。首次改檔時,片方發布了一條頗具黑色幽默的短視頻:導演寧浩和主演劉德華通電話,寧浩告訴劉德華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