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理科狀元到詩人小說家,他追求一種無用之用

20多年前,黃梵的長篇小說處女作《第十一誡》在新浪讀書原創連載,點擊率超過300萬,創下當時嚴肅小說的新高,連續數月高居排行榜前幾名,受到大量青年讀者的關注。新浪編輯驚呼是新世紀以來嚴肅小說中的一匹黑馬。

更早之前,80年代,黃梵主要是寫詩,并一直延續至今。他在新詩寫作領域同樣成績斐然。寫出《中年》《二胡手》《老婆》等廣為流傳的佳作,并出版《月亮已失眠》《南京哀歌》《用繩子彈奏》等詩集。獲得過紫金山文學獎、鐘山文學獎等。他的詩歌在海峽兩岸皆有影響力,聯合報主編稱他為在臺灣最有讀者緣的大陸詩人。

除了他的作品,令讀者好奇的還有,他一次次華麗的轉型:從湖北黃岡中學的理科狀元,到南京理工大學熱門專業飛行力學的高材生,到歸順文學,成為詩人、小說家,再到教授詩歌寫作的大學老師,幫助一批批零基礎的詩歌門外漢成為專業寫詩者。

“寫作不只關乎尊嚴、聲名、利益,也關乎人的生活需要?!?/span>

黃梵是如何與詩歌結緣?在詩歌創作上又是如何尋求突破路徑的?

以下是他的自述,或許能給我們一些啟發——

01

從讀理工到寫詩歌,

我追求一種無用之用

什么是詩?

詩,是讓人質疑俗見,是在喧囂的洪流中找到讓自己安靜的支流。這樣才觸及生活的意義,財富不是萬能的貨幣,它買不來“意義”。

七歲那年,我回湖北黃岡上學,因與父母長期分離,常常感到憂傷。

我母親酷愛普希金的詩,常把它們抄在筆記本里,我便隨手帶著母親的詩歌手抄本。

本子里抄的第一首就是《假如生活欺騙了你》。這首詩有不被生活左右的主觀浪漫,常給我一點希望,這是詩歌給我的第一印象。

或許從那時起,詩歌便在我心里埋下了種子。

△八十年代黃梵與南京詩人合影,左三為黃梵

考入南京理工大學,是一場陰差陽錯。當時填報志愿,我瞥見旁邊同學填了這所院校,也跟著填了,就是這個抄寫,改變了我的命運。這是所軍工院校,有優先錄取資格,于是我便來到了這里,進入了最被院??粗氐娘w行力學專業。

我在讀理工科的時候總有一個困惑,老覺得自己想象力過于豐富,可一個學理科的擁有這種想象力有用嗎?

飛行力學對我來說最大的問題是太有用了。它會規定你具體的用途,然后根據這個用途去研究。就好比你建一個橋,你就是為了“通過”。這個“通過”本身就會對你的想象力進行歸順,你所有的想象力只能沿著這一條道去施展,不能天馬行空。

所以這個專業對我來講,是很大的打擊。整個大學期間我十分苦悶,但是又找不到一個出口。

后來接觸到詩歌,我發現詩歌是能很好容納我天馬行空的嶄新領域。因為詩歌就是在探索新的可能性,詩歌不會被現實束縛,它一定要旁逸斜出。

比方說有一只蒼蠅在一本書上爬,我們只看到蒼蠅在爬,但如果你是詩人,你會覺得這個蒼蠅可能是蒼蠅界的文藝青年,他想讀這本詩集,他只是找不到合適的縫進去。這樣你就能看到別樣的事物,這就是詩歌。

生活里有很多墻,你的眼睛會被這些墻擋住,詩歌就是起拆墻的作用,它能讓我們的生活變得真正透明。

02

教學相長也,

在授課中培育更多優秀詩人

2003年6月,我重回南理工教學,與之前留任教飛行力學不同,這次是調到人文學院教書,我激動不已,覺得蒼天有眼,讓我找到了真正理想的生活,就是教書與寫作。

我很享受這種生活。寫作需要大量閑暇時間,還得把自己從社會齒輪上卸下來,這些恰恰是大學能提供的。教書則讓我在思考上不敢松懈,必須把整個文化史、作品的內外機制,弄得清清楚楚,把知識系統化,才能教學生,這對我的思考也非常有幫助。

如今,我寫了三十多年詩,教普通人寫詩十幾年,因為常有校外的人來蹭課,逐漸被外界所知,也常受邀去各地講課。

△黃梵在南京理工大學講寫作課

或許有人覺得詩歌不可教,但在我看來,詩歌有可教和不可教的部分,“技術”針對的是可教的部分。與繪畫或鋼琴可教的道理是一樣的,可以把普通人教成專業人士,至于能否成為優秀詩人或一流詩人,則要看悟性和天賦。

伊麗莎白·畢肖普會把詩掛在窗臺上改十年,多多會為改一個字琢磨好些天,博爾赫斯甚至認為,發表就是為了停止修改。詩作能靠理性判斷去改好,這件事就意味著詩歌中有技術和方法。

我曾有個叫董長青的醫生學員,寫了這樣幾行詩:

濃綠里蟬聲盤旋/把我的夢/和年老的蒲扇/卷進奶奶的懷中

我幫他改成:

濃綠里盤旋的蟬鳴/和蒲扇年老的風/把我的夢/卷進奶奶的懷中

我只調整了詞語順序,添了一個“風”字,詩意就煥然一新。

我并不擁有學員的心靈,但可以按照教給學員的技術和方法,把詩句改得更好,我依據的是詩意的形式,這當然是技術。

正是詩歌永遠神秘這一固見,導致鮮有人去總結現代詩的技術和方法,我以為,是時候可以打破了。

△黃梵在先鋒書店講寫作課

在我的詩歌授課生涯中,曾通過不到三個月的課堂訓練,讓從未寫過新詩的人能在專業文學期刊發表詩作。這些人曾經是“門外人”,但經過詩歌課的學習后,在理解、閱讀、創作上都發生了驚人的變化。

不少學生也收獲頗豐,有的已成為成熟的詩人,在《詩刊》《揚子江詩刊》《草堂》等專業文學期刊發表詩作;有的出版了個人詩集,有的獲得專業詩歌獎項,有的甚至被推為省十佳青年詩人。

我曾有一名學員,是中學語文教師,開始并不認為自己能寫新詩,可結業兩年左右,她獲得了臺灣某詩歌獎。聯合文學出版社也慧眼識珠,出版了她的處女詩集。后來,她還被臺灣詩壇推為“八零后新秀”。

可以說,經過多年教學“加工”而成的那些寫詩“公式”,大大縮短了寫詩者的學徒期。

△黃梵與學員交流

我希望繼續幫助被寫作“卡住”的寫詩者,或等著被新詩帶到精神“家門口”的愛詩者,或還不知哪里是“家門口”的讀詩者,學習詩歌寫作。

這次,應南方周末邀請,我將和另外6位杰出詩人歐陽江河、于堅、張執浩、西渡、陳先發、張桃洲,從詩歌觀念、審美到寫作技巧,為你傾心講述詩歌寫作的秘密。

點擊上圖,立即加入學習↑

詩意跟藝術一樣,是無法用定義去認識的。不同時代、不同地域對詩意的理解皆不盡相同。

不管詩意如何變,它確實有“萬變不離其蹤”的形式規律,我把它總結為“熟悉中的陌生”。當人把熟悉的事物變成陌生的事物,人就會從這一變化中感受到詩意。

為了實現變幻莫測的詩意,換眼光是關鍵,可是換眼光對常人是難事,所以,我提出用錯搭來實現:通過把熟悉的事物錯搭,來創造陌生的事物,達成換眼光的目標。

舉個例子,彎月和銀色的蛇,都是大家熟悉的舊事物,但他們不太搭界,常人就不會把兩者搭配在一起??墒钱斣娙税阉麄冇残源钆湓谝黄?,說:彎月是銀色的蛇。

這樣的錯搭就會產生彎月與蛇混合的新事物,給人強烈的陌生感,讓人覺得詩意盎然。

當我們發現了詩意產生的機制,訓練時可以自覺推動詞語的錯搭,直至變成本能,一旦對錯搭變得自如,心靈也容易一步到位,找到最恰當的意象來表達自己。

03

詩與生活,

遠比你我想象的要密切得多

我講詩歌寫作課,有兩個目的。

一是給想成為專業詩人的學員,提供寫作的專業指導,這些指導對他們可能就是捷徑;

二是給想探究和充實人生的學員,提供可以改變眼光的方法和觀念,讓他們真正擁有現代詩乃至現代文學的純正趣味。

人一旦擁有生活詩學,把詩歌看作生活中的平?!氨匦杵贰敝?,就等于有了找到各種出路的思維利器,也能看清詩歌與生活其實暗渠相通。

△2015年美國弗蒙特中心黃梵詩歌讀詩會

參加我課程的人中,有很多是企業家、高校教授、領導干部這類通常意義上的成功者。

他們為何要來參加詩歌寫作課?我發現,除了有一類人是想成為寫作者之外,更多的人是在生活中找不到北了,轉而向詩歌尋求人生的意義。

通過學習,他們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我有個學生是某銀行支行行長,行里人際關系復雜,讓她頭疼。通過學習,她發現詩歌是可以極大地影響人心的,于是就在行里推廣詩歌文化,鼓勵大家讀詩、寫詩,她的團隊后來成為系統里最團結的。

班上還有一個制造汽車部件的企業家,學詩過程中他跟我說:“難道工廠只是一個枯燥的生產空間?工廠就不能有詩意的生活?我過去制造部件,我現在要制造生活?!彼闷嚥考畛龅袼?,用詩意改造職工食堂,工人變得很愿意待在廠里。

寫詩讓這些焦慮的心靈安靜了下來。他們原先把成功理解為世俗層面的成功,學詩之后,他們的心境平和了,不再焦慮和沖撞,這才是真正的成功。

詩歌可以讓你找到現實世界中志同道合的伙伴,可以讓你把古往今來的詩人作為精神同伴,有置身同一個精神共同體的感覺。

你以前是孤單一人面對世界,沒有底氣,現在,你有了詩歌撐腰。

后記

5年來,南周書院不斷網羅各領域名作家,研發一系列寫作課,搭建文學愛好者與名家們的交流通道。希望在喧囂的生活中,呵護一隅凈土,讓每一個熱愛文學的靈魂,找到棲息之處。

驀然回首,已有10w+對文學、對寫作充滿熱忱的靈魂在這里相聚。有學員說在學生年代沒能讀上中文系,卻在南周書院圓了自己的文學夢。從非虛構寫作到評論寫作,從小說寫作到散文寫作......

這幾年,幾乎每隔一段時間,都有同學催著我們研發詩歌課。

經過多年沉淀,今天我們終于來赴約啦!

詩歌在文學中一直處于極高的地位,中國是詩歌的國度,一部詩歌史幾乎就是一部中華文學進程史。

作家張煒說,“詩是一個核心,離這個核心越近,離文學就越近?!?/strong>

與市面上普通的詩歌賞析課不同,我們特邀7位杰出詩人,帶你從閱讀、選材、意象、語言、修改5個方面出發,不僅從思維層面,更從實操層面,幫你系統搭建現代詩寫作體系。

點擊上圖,立即加入學習↑

 

你幾乎在市面上看不到這樣的頂級講師陣容:

歐陽江河、于堅、張執浩、張桃洲、黃梵、西渡、陳先發,共7位國內著名詩人。這些都是談論當代詩歌繞不開的名字,是當代中國最具影響力的詩人。

他們幾乎攬獲了魯迅文學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十月文學獎等詩歌領域大大小小的重要獎項。

并且,他們還兼有詩人、教師、批評家等多重身份:

歐陽江河是北京師范大學特聘教授、知名批評家;西渡是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教授、知名批評家,張桃洲是首都師范大學教授。

所以他們比一般詩人更懂得要如何設計課程,大家才聽得懂、學得透。

 

我們的每一節課程,都與講師打磨了好幾輪,一步步“追問”他們創作詩歌時最底層的方法。課程或許沒有“速成之術”,但一定滿是講師們“摸爬滾打”、以精益求精之心淬煉出來的實踐之學!

為了滿足更多學員的需求,本次課程特別推出2種規格:純享版與訓練營版

 

錄播課更新時間

2024年3月1日起,每周五更新一個版塊正課。包含1節發刊詞1節嘉賓課,每節時長約30分鐘。包括5個版塊、20節講師正課,每節時長約15-20分鐘。

純享版課程福利

訓練營版課程服務

除以上課程福利外,訓練營學員還將享受以下服務:

1、5場講師視頻直播答疑課:

2024年3月7日起,每周四19:00正式開講,每場時長約90分鐘,錯過可反復回聽。

2、社群服務:

訓練營學員可在學習社群中與寫作同好交流切磋。助教將在課程各時間節點提醒你課程上新、發布資料、提交作業。

3、作業批改:

訓練營正課期間將布置一次結課作業,講師將挑選有代表性的作業進行點評,其他符合要求的作業將由南周助教團隊批改。

4、優秀作品發表機會:

優秀結課作業將有機會刊登在《 詩刊 》《漢詩》《詩歌月刊》《詩潮》《江南詩》及南方周末APP等平臺上。

7位國內杰出詩人、批評家

魯迅文學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得主

從詩歌觀念認知到經典拆解

再到寫作技巧

300+分鐘課程,60+詩歌經典之作拆解

5大版塊打通現代詩歌閱讀寫作全流程

現在下單立享拼團優惠!

純享版

單人購買329元,3人拼團僅需299元

訓練營版

單人購買629元,3人拼團僅需599元

點擊下方按鈕,訂閱課程

(本文為推廣信息)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