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忘卻的回憶

那真是一個散發著奇異光彩的年代,瘋狂與思想共存,暴虐與純真同在,勇敢與怯懦共生。這種歷史的多樣性與復調性,往往被歷史教科書所濾去

責任編輯:劉小磊

我是尼克松訪華那陣子出生的。幼兒園中班,我見證了偉大領袖駕鶴西去那天老師和外婆抱頭痛哭的場景;不久以后我去考小學,那是我第一次參加考試,老師說,第一題,大家在卷子上寫“毛主席萬歲”這五個字。我憋了半天,寫出來一個“主”字。“文革”留給我的記憶,大約僅止于此了?,F在出現了這樣一本書,它還原了我期待了解的一部分歷史,不僅還原,它也滿貯了親歷者青春流逝的哀感,和他們千帆過盡之后的沉思。這本書是多人合著的,每個作者回憶一段親歷歲月,一共17位作者,合起來就是一個立體的“文革”,動感的“文革”,粗糲的“文革”。書名叫作《親歷歷史》,很實在,也很沉痛。與希拉里的同名自傳相比較,它似乎更配得上這個書名。

我只趕上一個“文革”的尾巴,卻對這本書一見難忘??赐曛?,我像槍手一樣馬不停蹄地把它推薦給朋友們閱讀,還買了新的送人。一個朋友閱后在博客里說,初讀沒什么,讀到費振鐘《革命與我們如此之近》記述少年的自己目睹一位“階級敵人”割喉自殺之后的慘狀時,他不由得“瘋狂而感動”。我已經讀過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莫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