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醫生大罷工,解決問題的關鍵應是市場化改革
?韓國遇到的問題,其實其他國家也存在,某種程度上是一個全球問題。但是光從醫學院學生擴招來下手,顯然并不足以解決醫生短缺問題。重要的還是在方向上朝市場化改革,在手段上要盡可能破除各種管制,讓醫院成為真正的決策者。
責任編輯:陳斌
2024年2月16日,韓國五大醫院實習醫生和住院醫生宣布,將于19日進行集體辭職,并計劃在20日6時起停止工作,以抗議政府推行醫學院擴招政策。整個行動預計將有約2700名醫生參與。這些醫生是急診科和治療危重病患的主力軍,辭職行動將給病患就診帶來不便,韓國醫療系統恐怕也將受到嚴重沖擊。
不光是醫生,就連醫學院的學生也決定參與抗議行動,據悉全國40所醫科大學的學生將于20日集體申請休學。韓國政府也不慣著他們,當天做出回應稱,如果醫生們采取實際行動,將采取嚴厲懲罰措施。韓國教育部也召開緊急會議,組建特別工作組并啟動與40所醫科大學的緊急聯絡機制,以監控學生動向并及時采取應對措施。
事情的起因并不復雜,就是韓國醫生數量相對不足有缺口。據《韓國時報》報道,2030年和2035年,韓國將分別出現14334名和27232名的醫生缺口。韓國《亞洲日報》也報道稱,由于人口老齡化,韓國在2050年將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