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摔碗酒”到“爾濱現象”: 制造網紅城市的十條原理 ——“社交紅利”時期的中國城市形象傳播趨勢報告

自2017年以來,至少已有52座地級以上城市出現過“熱搜級”傳播事件,占據全國近300座城市的近20%,全國34個?。ㄖ陛犑?、自治區、特別行政區)僅有7個省份還未出現過“網紅城市”。

在這場城市的創意革命中,兩種變量不容忽視:一是在創意的表現形式中,技術的參與越來越強;二是創意的主體與技術同步下沉,從傳統機構泛化為全民共創。

(本文首發于2024年2月22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李林薇

哈爾濱冰雪大世界正式開園(視覺中國/圖)

移動媒介延伸人類感官的當下,任何一座城市都有一舉成名的機會。城市形象傳播,在短短的數年間,呈現出了多種可能路徑。

回看2016年,歌手趙雷在湖南衛視的綜藝節目上一首《成都》,讓成都紅遍全國的大街小巷。彼時,電視媒介仍有較強的傳播力。2017年以來,短視頻平臺興起,只用15秒,就能捧紅一個素人、一座城。西安、重慶成為“風口”下的第一批“網紅城市”,類似永興坊摔碗酒、輕軌穿樓,在網上被“瘋傳”。

作為專業的城市形象傳播研究團隊,南方周末城市(區域)研究中心運用多學科理論和大數據分析方法,持續觀察一座座在網絡“走紅”的城市。

網劇《隱秘的角落》熱播,湛江進入大眾視野;某攝影師不經意的一個鏡頭帶火了丁真,也帶火了理塘;北京通過講述“故宮六百年”的故事,在大眾心中種下了故宮擁有的“工匠精神”。在該年度城市傳播觀察中,我們認為城市形象傳播呈現兩大趨勢——出圈與出新。相對不為人知的“小城”,借勢提高“能見度”;聲名顯赫的“大城”,調整傳播內容和創意,刷新城市形象。

2021年,我們認為,城市形象傳播邁入了“演變之年”。一是社交網絡繼續推動小眾城市的知名度,山東曹縣成為了“宇宙中心”,漠河舞廳成為年輕人熱衷的打卡地;二是歷史文化名城調整城市故事內容,其中最出圈的莫過于河南衛視。其推出的《唐宮夜宴》《端午奇妙夜》《中秋奇妙游》等節目獲得了口碑和流量的雙重好評,也帶動了龍門石窟、應天門等景點的曝光,展現出文化流量的可能性。三則是在疫情常態化時期,地方政府治理成為焦點,特殊時期城市形象備受關注。

而2023年至今,可以看到“網紅城市”的進化歷程加快,影響勢能更加強勁,聯動效應更加明顯。爆火劇《狂飆》掀起“江門”熱潮,現代田園劇《去有風的地方》上演大理的治愈之途,天津跳水大爺向全國人民展現了天津的快樂精神,貴州“村超”和“村BA”雙開花,全國網友爭先“進淄趕烤”,《繁花》重現上海黃河路的輝煌。只是沒人能想到,2023年末,還能再出一個“爾濱現象”。

從2017年的“摔碗酒”到現在熱度依舊的“爾濱現象”,我們期待從更大的視野觀察熱搜榜上的城市。

據南方周末城市(區域)研究中心不完全統計,自2017年以來,至少已有52座地級以上城市出現過“熱搜級”傳播事件,占據全國近300座城市的近20%,其中西安、重慶、洛陽、長沙、湛江等城市更是出現過反復“走紅”現象;全國34個?。ㄖ陛犑?、自治區、特別行政區)僅有7個省份還未出現過“網紅城市”。

可以說,每個城市都有“走紅”的可能。文旅資源的比較優勢,地方政府的回應,這些議題也伴隨著“走紅”議題出現。

如今,我們關注“網紅城市”時,會越來越多思考流量對城市消費的拉動,關注地方文旅的想象空間。例如,淄博作為老工業城市,能不能接住流量并實現產業結構轉型?而哈爾濱的冰雪經濟,能否成為新時代振興東北的切入口?

2023年無疑是“網紅城市”全面綻放的一年。在這個節點,我們系統觀察2017年以來“網紅城市”誕生以及城市熱點事件中城市形象的塑造特征,提出中國城市形象網絡傳播的十大原理。

①人人都有攝像機的時代,大城、小城都有走紅的可能。

20年前,兩位美國學者明確提出“We Media”,私人化、平民化、自主化的傳播者開始為人關注?!白悦襟w”這一概念隨著2009年微博的上線在國內掀起風潮,此后微信、抖音、快手等“新新媒介”陸續登場。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第52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3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79億人,互聯網普及率達76.4%。

每個人都有攝像機,每個攝像機都是通往10.79億人的窗口,安迪·沃霍爾的15分鐘成名定律由預言變成現實。折疊的現實世界,被互聯網拉平、被攝像頭聚焦、被所有人看見。每個城市擁有公正而平等的機會,被10億人觀賞其景觀、了解其文化、傳播其形象,點亮網絡世界的“高光時刻”。

需要注意的是,城市形象傳播的公平性與技術算法的公平性,并不相同。后者是有爭議的倫理話題,信息獲取的便利性與數字鴻溝的隱形性同時存在,信息繭房、工具使用方式造成的效率差和信息差,都某種程度消解著技術本身的無差別性。但是,城市形象傳播的公平性卻一定程度避免了“數字鴻溝”。

一方面,隨著短視頻深入下沉市場,城市的景觀與風俗不僅沒有認知上的高門檻,反而是具有獨特性的新奇存在,天然具有吸睛基因;另一方面,城市化推動人口流動,使得城市與原住民的關系松綁,散布到全國各地的游子帶著回憶與熱愛關注著家鄉的發展與變化;與此同時,“吃瓜群眾”這一看客群體帶著個體的情感投射與向往,發揮重要的推動作用。這三者共同形成的信息傳播網絡,加速著城市的“瘋傳”。

2017年以來,太多大城小鎮的網紅之路證明了城市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