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智時代引發戰爭韌性質變,無人作戰平臺成制勝“王牌”

編者按:

2023年,世界進入新的變革期。國際安全形勢動蕩加劇,局部沖突此起彼伏。俄烏沖突剛滿兩年,雙方對峙依舊;中東地區,巴以沖突已超百日,新“紅海玩家”胡塞武裝向西方“開火”;大洋彼岸,“世界警察”美國頗為忙碌,對烏、對以軍援成為“大生意”,牽頭組建的軍事聯盟“奧庫斯”(AUKUS)成為其在亞太實踐“小多邊主義”的抓手。

多重地緣沖突也改變著現代戰爭形態:核武器從未上場,核威懾卻始終在場;人工智能異軍突起,核威懾的概念被解構和重構;智能傳播開啟“控腦”模式,認知戰在網絡打響……環球同此涼熱,太平世界何在。2024年,地緣安全格局又會產生哪些新態勢?
每次軍事科技革新和新武器的出現,都會引發軍事變革,并對戰爭韌性產生影響。隨著智能武器的應用,戰爭進入了數智時代。智能化的無人作戰平臺具有精確打擊能力,改變了戰場生存能力,從而改變了“韌性”。

由于無人作戰平臺使戰場環境更加充滿變數和不確定性,戰爭發展也更快速、更迅猛。那些沒有或缺乏反制無人作戰平臺的軍隊,可能會面臨相持不下或兵敗如山倒的局面,士兵缺少安全感和必勝的信心,軍隊士氣低落,進而缺乏韌性。

(本文首發于2024年2月22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姚憶江

當地時間2024年1月24日,以色列士兵在與加沙地帶接壤的田野上發射無人機。(視覺中國/圖)

2023年12月31日,據德國新聞電視頻道網站報道稱,德國聯邦國防軍少將克里斯蒂安·弗洛伊丁表示,軍方在審視烏克蘭戰爭時,起初并未意識到俄羅斯具備一些能力,德國低估了俄羅斯的戰爭韌性。

“韌性”這個英文詞匯的最直接含義是恢復或彈回,即事物在受到干擾后恢復到原有狀態的能力。在更廣泛的社會-生態系統層面,“韌性”強調的是在面對干擾或挑戰時,不僅能夠恢復到原來的狀態,還能變得更強大、更有適應性和可持續性。

在2023年持續的俄烏沖突和中東沖突中,無人作戰平臺的發展,顛覆性地改變了軍隊的戰場生存能力、人?!皯鹦g”、非對稱優勢等。

智能武器改變戰場生存能力

在國防戰略中,韌性也是一個重要的概念。

在戰爭中,軍事行動常常面臨復雜、不確定和具有挑戰性的環境,可能會遭受戰斗損失或士氣低落,因此軍隊需要具備韌性來應對各種挑戰和打擊,快速恢復。韌性的概念在軍事領域中強調了適應性、彈性和持久力,以確保國家在面對敵對行動或困難時能夠持續執行任務并保持戰略地位。

每次軍事科技革新和新武器的出現,都會引發軍事變革,并對戰爭韌性產生影響。例如,馬克沁機槍的問世,降低了依賴大量騎兵的國家的韌性。在機槍面前,騎兵即使付出巨大傷亡也難以沖破敵人防線。此外,從恢復角度看,馬匹和騎兵的補充效率較低,需要長時間培養和訓練,以及大量后勤支持。相比之下,機械化生產的機槍和彈藥補充效率更高。

戰爭韌性包含著戰場生存能力、戰爭成本等內部要素。通過提高戰場生存能力、控制戰爭成本和增強戰爭動員能力,一個國家或組織可以提高其在戰爭中的韌性,更好地應對各種戰爭挑戰。

隨著智能武器的應用,戰爭進入了數智時代。俄烏沖突、不斷升級的巴以沖突和胡塞武裝封鎖紅海,表明戰爭韌性的內部要素正在發生改變。

數智化作戰平臺戰場生存力和戰爭韌性正相關。

戰場生存能力是指軍隊在戰爭環境中生存并繼續執行任務的能力,而韌性則是指軍隊在面對壓力、挑戰和逆境時能夠堅持、適應和恢復的能力。戰場生存能力和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