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威懾背后的無形較量
現代戰爭,核武器雖不上場,但始終在場。無論戰爭形態如何演變,現代戰爭始終沒有擺脫“核威懾下”這一關鍵限定條件。
隨著預警技術、反導技術、智能指控技術的發展,數量上有限功能單一的核武庫的威懾效應也正在下降,一定程度上反向刺激新型核武器的競賽,功能多樣、快捷智能的新型核打擊體系恐將成為核大國追求的新目標。
核風險的未來局勢正在復雜化,武器庫的擴容并沒有使相關國家獲得更多安全感,如何應對威脅的螺旋不斷上升,是各國需合作應對的重要議題。
(本文首發于2024年2月22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姚憶江
當地時間2023年12月1日,美國加州,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
中 與澳大利亞副總理兼國防部長理查德·馬爾斯 左 、英國國防大臣格蘭特·沙普斯舉行聯合新聞發布會。2023年12月1日,“美英澳三邊安全伙伴關系”(奧庫斯,AUKUS)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舉行了該軍事聯盟的第二次部長級會議。對于“奧庫斯”在美國印太戰略中的重要性,2023年9月,國防部負責印度安全事務的助理部長埃利·拉特納(ELY.S.RATNER)在眾議院軍事委員會聽證會的發言頗有深意:“‘澳大利亞-英國-美國’伙伴關系代表著一個改變游戲規則的舉措,它進一步加深了美國與我們兩個最親密盟友的關系,這兩個盟友在維護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方面有著重大利益?!?/p>
那么,奧庫斯將如何改變游戲規則?用什么改變游戲規則?
核武器始終在場
目前,奧庫斯致力于完成的兩項任務,或許已經給出了部分答案。
奧庫斯完成的首個任務,是幫助澳大利亞組建核動力潛艇艦隊,該項目如果建成,澳大利亞將成為世界上第七個擁有核潛艇的國家。根據計劃,美國將在本世紀30年代初起,向澳大利亞出售3艘美國“弗吉尼亞”級核潛艇,未來還可能追加出售2艘。
奧庫斯完成的第二項任務,側重于包括人工智能、量子、網絡和高超音速等關鍵技術領域。當天會后,三國防長宣布,將測試新的人工智能算法系統,以更快更準確地探測跟蹤太平洋的潛艇,快速處理由美英澳三國水下設備收集的聲吶數據。
三國還將于2024年舉行聯合海上無人機演習,旨在將人工智能整合到包括海上巡邏機在內的各種軍事系統之中。
奧庫斯致力推進的兩項議程背后,折射出一個重大命題:傳統核威懾是否還在以傳統的方式發揮威懾作用?
現代戰爭,核武器雖不上場,但始終在場。俄烏沖突中,美北約與俄羅斯就進行了激烈的核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