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緣“一體兩翼”:巴以沖突如何影響俄烏沖突

美俄矛盾向來取決于地緣政治態勢和軍事斗爭情況以及彼此認知。巴以沖突與俄烏沖突的聯動效應,可能使美國認識到,自身已經因為輕敵而陷入被動,對俄羅斯的博弈應該采取更為強硬的手段,而這種手段的運用將會遭到俄羅斯的報復,雙方螺旋式上升的對抗,將會在全球地緣政治棋局的熱點地區展開。

(本文首發于2024年2月22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姚憶江

當地時間2024年2月3日,加沙城,巴以沖突持續,當地建筑物被毀。(視覺中國/圖)

2024年1月14日,哈馬斯和以色列的新一輪沖突已持續整整100天。此時,俄羅斯對烏克蘭發起特別軍事行動將滿兩年。而這二者之間也發生了微妙互動,不由讓人感嘆國際戰略格局中地緣政治的奇妙。

巴以?;鹣M烀?/h4>

2023年10月7日,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宣布對以色列采取代號“阿克薩洪水”的軍事行動,并表示已向以色列境內發射了至少5000枚火箭彈。以色列隨即宣布進入戰爭狀態,對加沙地帶哈馬斯目標發起代號“鐵劍”的行動。這是自1973年贖罪日戰爭以后,時隔50年以色列再度向哈馬斯宣戰。隨后,巴勒斯坦伊斯蘭圣戰組織(杰哈德)宣布麾下武裝人員加入哈馬斯的行動。當地時間10月11日,以色列宣布成立以色列緊急聯合政府。10月17日晚間,加沙地帶加沙城的阿赫利阿拉伯醫院遭空襲。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援引阿拉比亞電視臺消息,當地時間10月29日,以色列軍隊向加沙地帶東北部城市賈巴利亞與南部城市汗尤尼斯發起地面進攻,并與巴勒斯坦武裝人員發生激烈沖突。

在11月下旬,以色列與哈馬斯之間維持了一周的人道主義暫停,讓燃料、食物和水等亟需的物資得以進入加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當地民眾的燃眉之急。之后沖突重啟,以軍開始空襲加沙。

加沙衛生當局報告稱,自以色列展開空襲以來,已有超過1.5萬人喪生,據信有數千名兒童被埋在瓦礫之中。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還表示,最近幾周,沖突還造成大約1000名兒童截肢。據多家美國媒體報道,以色列已經向加沙地帶的哈馬斯地道灌注海水。以色列這次是在部分地區進行測試,以此評估其大規模破壞哈馬斯地道網絡的能力。

另據聯合國相關機構發布的數據,截至1月中旬,本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