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城相親沙龍:男生自我介紹完,女生離場一大半丨記者過年
看著現場剩下的4名女生,我倒吸一口冷氣,也為那些男生感到一絲絲尷尬。沙龍負責人則見怪不怪,她認為大家之所以選擇相親,就是為了提高效率,既然現場沒有能看得上的,那就不浪費自己時間。
討論的問題,可以篩選出三觀接近的人:分手了贈送的貴重禮物該不該歸還?該不該看伴侶的手機?該不該向戀人坦白戀愛史?買房后你愿意和公公婆婆住一起嗎?沒錢要不要生孩子?
責任編輯:譚暢
2024年2月,皖北某縣相親沙龍。(南方周末記者 陳佳慧/攝)
這是我返鄉觀察縣城青年相親市場的第二年,與第一年相比,今年因場地不宜搭建舞臺,相親大會規模銳減,變為小而美的情感沙龍。去年名為“萬人相親大會”,雖實際上臺相看男女寥寥,但對相親感興趣前來圍觀的人真有上萬。(詳見《縣城相親大會,現場提問很實際:房子、車子、彩禮丨記者過年》)
這一次,沒有圍觀群眾。沙龍形式為幾十位男女青年坐在一起,對兩性關系中常見問題進行討論。這些問題沒有標準答案,男女青年在表達各自觀點的同時,也默默相看與自己三觀相合的人,但前提是物質等硬性條件達標。
大年初二下午,我旁觀了這場情感沙龍,又與沙龍負責人美玲聊了聊這座皖北縣城的相親市場??傮w感覺,今年的相親市場仍是“殘酷”得讓人不敢直視。
用兩性問題篩選三觀
原定下午兩點開始的情感沙龍,推遲了近半個小時,主要因為多數男生爽約或遲到,最終只來了10人左右,是報名人數的五分之一。到場的男生們圍坐在房間一角,仿佛有點緊張,有些人佯裝低頭看手機,卻偷偷抬眼打量到場的女生。女生則更坦蕩自若,也更守時,二三十名女生分散坐下,沙龍正式開始。
首先是自我介紹環節,從為數不多的男生開始。這些30歲左右的男生一一介紹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