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舟AI課程狂斂5000萬:“知識付費”咋又成了成功學營銷? | 快評
李一舟“銷號下架”就可以“跑路”了嗎?其所涉嫌的侵權違法行為能否得到追究?消費者與其他大模型開發者的合法權益能否得到救濟?
而在李一舟之外,這條“盜用產業鏈”上還有多少業者在肆無忌憚地盜用他人辛苦開發的大模型,將知識與算力的投入據為己有?是否僅僅李一舟這個“出頭鳥”銷號了,而其他人還在割韭菜?
責任編輯:陳斌
近日,“AI巨頭”李一舟火了。一張“中美兩大AI巨頭”的調侃對比圖,將這位活躍在“AI教育界”的清華博士李一舟推上了風口浪尖。據媒體報道,李一舟從事“AI教育”已有一年之多,他推出的199元AI課程在抖音已經吸引了上百萬粉絲。飛瓜數據顯示,李一舟售賣的AI課《每個人的人工智能課》標價199元,一年內賣出約25萬套,銷售額約5000萬。
此次引發李一舟“翻車”的事件是文生視頻模型 Sora的發布。有業者發布的“Sora的99塊的提示詞課程”激起了外界的公憤:Sora尚未開放公測,已經有人開始騙人割韭菜了。李一舟也及時跟進了這輪熱潮,發布了“Sora背后中美博弈”的視頻,還在評論區與網友調侃互動。網友的怒火也隨即轉移到了李一舟的身上,質疑這位所謂的“AI教父”,其課程內容同樣是在割韭菜。
綜合B站UP主“朱尼醬”的爆料與媒體報道可知,李一舟的《每個人的人工智能課》雖然號稱是“視頻課,AI工具,流量包,資料課”的“四合一套餐”,但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