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沖突兩周年:“戰爭和死亡已經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
一場難分勝負、同時逐漸麻木的戰爭,進入了第三個年頭。
責任編輯:李屾淼
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宣布承認頓涅斯克和盧甘斯克的獨立國家地位,隨后大軍分別從北部、東部和南部全面進攻烏克蘭,這場誰也沒想到會持續兩年的漫長沖突隨即爆發。
俄烏沖突可以說是一場規??氨仍侥蠎馉幍娜孑^量,其烈度和持續時間都是典型的全面戰爭模式,但同時又與冷戰爆發的全面戰爭大不相同。如今在沖突屆滿兩周年之際,我們或許應該復盤一下戰爭中的一些核心問題。
2022年12月15日,扎波羅熱地區,一名俄羅斯軍人向烏克蘭陣地發射榴彈炮(視覺中國)
戰爭的階段性
沖突爆發初期,俄羅斯高層顯然誤判了烏克蘭的抵抗意志,戰爭規劃以迅速控制烏首腦中樞為目的。首先俄空天軍用上千枚導彈攻擊基輔,同時出動搭乘直升機的精銳空降兵突襲基輔附近的安東諾夫機場,并計劃在拿下機場后引導、運送后續部隊乘坐重型運輸機降落,迅速控制基輔市區,完成烏克蘭的政權更替。
莫斯科方面認為在這種突如其來的進攻之下,澤連斯基政府會迅速崩潰或投降,從而可以徹底控制烏克蘭主要城市。然而這場突襲機場的戰役并未取得俄羅斯預想中的成功,不僅機場守軍拼死抵抗,周邊的烏克蘭友軍也迅速馳援。尤其是烏克蘭炮兵和空軍持續對機場跑道和關鍵設施進行火力攻擊,導致俄軍的重型運輸機根本無法降落。
當然,俄軍在這一階段并非沒有后手,就在空降兵出動的同時,俄軍裝甲部隊也從白俄羅斯出發,準備從地面直插基輔。如果空降兵得手當然甚好,即便不順利,地面部隊進入基輔也可以迅速扭轉局面,看上去可謂是雙保險。
然而俄軍空地兩路都遭到了烏克蘭軍隊的節節抵抗,由于土地泥濘,且烏克蘭分隊不斷沿線襲擾,導致俄地面部隊被堵塞在距離基輔60公里處止步不前。至此,俄軍已經徹底失去了速戰解決烏克蘭的可能性。在突襲基輔失敗后,烏克蘭方面開始了一系列的反攻以解除俄軍對首都的威脅,而此前進軍基輔的俄軍補給受阻且士氣低落,在遺留了大量裝備,且一路遭到烏軍持續攻擊的情況下,被迫撤回白俄羅斯。
2024年2月24日,烏克蘭霍斯托梅爾鎮,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飛機殘骸前自拍留念(視覺中國)
此后的戰爭開始轉為一場持續1年半的拉鋸戰。俄烏雙方可以說是互有斬獲。2022年烏軍完成了基輔保衛戰后,抵抗并擊退了包括赫爾松在內的主要城市的俄進攻部隊。俄軍在開戰的第一年僅僅成功拿下了馬里烏波爾。
2023年的戰事以烏克蘭反攻為開端,然而經過一年的鏖戰,烏克蘭取得的進展相當有限,反而丟失了巴赫穆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趙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