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流感樣病例增加,乙流占八成以上丨周一健
《腦機接口研究倫理指引》發布,將防范腦機接口研究與技術應用過程中的科技倫理風險。
賈建平團隊的研究解答了阿爾茨海默?。ˋD)患者相關的生物標志物的早期變化趨勢,該研究被認為有助于推動AD患者早診早治。
GLP-1副作用和濫用的質疑逐漸顯現。
責任編輯:曹海東
甲流、乙流、肺炎支原體抗原檢測試劑盒。視覺中國 | 圖
走出新冠疫情后的第一個春節,春運人數創下了歷史新高。團圓之外,呼吸道疾病的傳播風險也不容忽視。
2024年2月22日,中疾控國家流感中心發布了2024年第7周(2月12日~2月18日)中國流感監測周報。數據顯示,全國流感疫情仍處于高位水平。
具體而言,北方省份哨點醫院報告的流感樣病例占門急診病例總數百分比(ILI%)與前一周持平,達到5.7%。南方省份哨點醫院報告的ILI%則為7.6%,連續兩周上升。這兩項數據皆高于2021年~2023年同期水平。
根據定義,流感樣病例指的是發熱在38℃以上,且伴咳嗽或咽痛之一的病患。積極的一面是,對這些病例的流感病毒檢測陽性率呈持續下降趨勢。南方省份的檢測陽性率從前一周的31.7%下降至31.6%,北方省份則從22.3%下降至20.4%。
在檢出陽性的流感病例中,乙流的占比連續13周上升,達到了81.7%(南方78.8%,北方86.3%)。乙流的癥狀與治療方式與甲流相似,但是由于分型的不同,二者不具備交叉免疫機制。也即意味著,感染過甲流也可能會得乙流。
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員陳操在國家衛健委2月4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曾表示,專家研判認為,2月份我國將繼續呈現多種呼吸道疾病交替或共同流行態勢,其中,流感預計在春節前后降至較低水平。
但陳操同時表示,隨著春節前后人員跨區域流動和人群聚集性增多等因素影響,預計新冠疫情將逐步上升。
目前,我國新冠本土病例優勢流行株為JN.1變異株。世界衛生組織在2023年12月的一則報告中評估稱,雖然JN.1已表現出更高的感染率、增長優勢和免疫逃逸特性,但目前的加強免疫接種仍對該毒株有效,因此其傳播不太可能增加各國公共衛生系統的負擔。
政策
【新版《藥品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裁量適用規則》出臺】
2月23日,國家藥監局發布新版《藥品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裁量適用規則》(以下簡稱《規則》)。與舊規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