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利車主高架橋上捅人:從“安全焦慮”到“經營糾紛” | 快評
體面人應該追求“斗而不破”“有理有利有節”,發動道理/法理攻擊或反攻擊,實施程序攻擊或反攻擊,盡量在內部合法渠道內來解決沖突;如果對方突破這些原則,訴諸外部輿論,發動抹黑歪曲的輿論攻擊,或者實施物理攻擊,那你可以正當防衛、對等反擊。
責任編輯:辛省志
近日,網傳賓利車主打人傷人事件的視頻,引發公眾強烈關注。
從廣泛流傳的兩分半鐘視頻來看,事件發生在一高架橋上(后確認地點為杭州),在賓利前車逼停寶馬后車之后,前車走下一名矮個子男,走到后車駕駛室前,逼出司機(高個子男),對其有推搡,并有反復捅刺動作(后確認用的是茶刀),高個子男跌倒在地;隨后矮個子男進入后車駕駛室,有網友懷疑是為了處理行車記錄儀;接著繼續擊打高個子男的頭部與身體。
矮個子賓利男持械捅刺、毆打高個子男,伴隨著兩個人的對話;從雙方激烈的身體對抗看,對話也當是高度激烈性質的咆哮或辱罵。不過,因為視頻當是后車拍攝的,沒有拾到音頻。所以,在視頻第一時間傳播之后,公眾并不了解兩人沖突的內情與性質,普遍以為是路怒傷人,進而譴責賓利車主的囂張、暴躁與殘忍。
從中也可以看出一個案件成為熱點事件的關鍵要素是:引發公眾的安全焦慮。此事發生在杭州高架橋上,妥妥的公共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