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大地震”,“夠拍幾部《繁花》?”
春節前一周,量化私募凈值經歷了斷崖式下滑。其中,部分量化私募機構的自營產品、量化DMA策略產品損失高達50%。
“中證500/1000指數拉高后,中小盤狂跌,中性和DMA產品虧損嚴重,不得已只有賣出中小盤的股票,買入偏大盤的股票,從而造成了中小盤的踩踏”。
責任編輯:顧策
“誰來寫寫量化這一個月發生的故事?夠拍幾部《繁花》?”2024年2月中旬,一位量化私募人士在朋友圈中感慨。
春節前一周,量化私募凈值經歷了斷崖式下滑。其中,部分量化私募機構的自營產品、量化DMA策略產品損失高達50%。
多位量化私募人士、券商人士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量化DMA產品,春節前已經形成了事實上的踩踏”。
簡單來說,DMA產品即為,私募向券商交易柜臺支付20%保證金,券商收到保證金后出剩余80%的資金,私募即可以通過券商做1∶4的杠桿,因此風險更高。這個過程中,券商可以從中賺取融資利息與交易傭金。
春節后一周,市場焦點依舊集中在量化身上。
2月20日,根據滬深交易所發布的公告。頭部量化機構靈均投資,在節后第一個交易日開盤一分鐘內,賣出滬深兩市合計25.67億元,導致指數快速下挫,影響正常交易秩序。靈均投資被滬深交易所限制交易三天,并被公開譴責。
2024年2月26日,上海,南京西路大屏顯示股市行情。視覺中國圖
DMA產品爆倉一半?
在DMA產品出現之前,市場上盛行一時的高杠桿產品為AB款收益互換模式。這是券商為客戶融資加杠桿所設計的一種復雜的金融衍生品。
但到了2021年底,中國證券業協會制定發布的《證券公司收益互換業務管理辦法》出臺,明確規定收益互換業務不得掛鉤私募基金及資管計劃等私募產品。AB款收益互換業務逐漸不允許新增。
在新的監管制度下,衍生出多空收益互換的DMA產品。
受訪者認為,從整體上來看,市場杠桿率不算高。有多位量化私募從業人員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高峰階段,DMA業務市場規模在3000億元到4000億元。
相比之下,目前量化交易占A股市場總成交額的比例為25%-30%。中信證券數據顯示,2023年末,全市場量化基金規模約為1.92萬億,私募量化基金規模占比85%。
多位量化私募人士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春節前,DMA產品爆倉了很多,接近腰斬”。
2024年2月初,DMA業務就被傳出被限制交易的消息。國內一家量化私募創始人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監管有要求,券商自營股票凈頭寸不能減少,而DMA互換的交易是私募劃指令給券商,交易是在自營賬戶上做,所以相應受到了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