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股市里的“騙子”“小偷”,付出沉重代價
2月23日,證監會官員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將加大對上市公司欺詐發行、財務造假以及大股東違規占用等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推動提升上市公司質量。
真實、準確、完整、及時的信息披露是資本市場健康運行的基礎。但在中國資本市場上,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造假的現象屢見不鮮。此外,內幕交易案更是比比皆是。每每在上市公司有重要信息公布前,甚至是國家重大政策發布前,都有人能提前得知消息,搶先下手,或提前買入埋伏,或提前賣出避免損失。
操縱市場通過人為操控,扭曲股票價格,引發股價暴漲暴跌,誤導投資者交易決策,獲利離場后,留下“一地雞毛”,讓投資者損失慘重,其實質是“騙”;內幕交易中少數人掌握內幕信息,搶先交易,占有更多獲利機會,妄圖在“無人察覺”中謀取暴利,其實質是“偷”。對于這些“騙”“偷”行為,必須嚴厲處罰。
一個公平公正的股票市場,最重要的規則就是信息公平,如果任由部分參與者利用信息優勢來欺詐其他投資者,那就不是一個投資場所,而是賭場,而且還是一部分人能看到底牌、可以出千的賭場。如此,只會讓投資者都遠離這個市場。
責任編輯:吳悠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