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子祥:要真,不要爭 原創 2024-03-01 南方人物周刊 音樂,幫助一個內斂沉靜的人最大限度地釋放出他的天賦和情感,他的歌與不同代際的聽者心意相通,鑄就了更開闊的“生命之曲”。當他心無旁騖地歌唱“生命這好家伙”,生命同樣回報他以豐饒和敬意 (本文首發于南方人物周刊) 南方人物周刊記者 鄧郁 南方人物周刊實習記者 吳培培 發自:成都 北京 責任編輯:楊靜茹 2024年1月13日,林子祥“五十堅”巡演成都演唱會現場,萬把座椅的場地幾無虛席。身著一身休閑絨裝的林子祥,信步走到舞臺中央。兩個小時里,任誰都能看出他的開懷和享受。到中場的《這一個夜》,他脫掉外套,只著一件短T,76歲的年紀唱著這首寫于40年前的歌,在蓬松的銀發下,魚尾紋亦隨著跌宕的藍調樂曲舒展開來。樂迷們揮舞熒光棒,沉醉在近30首老歌里。當他唱到《選擇》,全場同聲;當他唱到《憑著愛》,有觀眾情不自禁地擁吻了身邊的家人。澎湃的歌聲與情感,沖破了矜持與羞赧。到《每一個晚上》,全場樂迷用電筒筑起“無涯星海,點點星光”,舞臺上下的默契和呼應,與半個世紀前的紅館幾無二致。三天前的成都太古里,漫步街頭的林子祥一行人遭遇小規模圍觀,路人交頭接耳:“看,林子祥!”也有人問,“林子祥是誰?”對這樣的提問,他并不陌生,也不驚詫。(南方人物周刊記者 方迎忠/圖)近50年前,從英美留學打工返港,以一茬濃密胡須、百變氣質和好嗓子橫空出世的他,就曾遭遇樂壇疑問:林子祥是誰?待到十余年后,內地引進他的磁帶和CD;至半個世紀后,他在《我們的歌》和《聲生不息》等內地綜藝中“震驚四座”地開嗓……一輪又一輪“沒趕上趟”的新晉聽眾還在不斷追問:林子祥是誰?而港人心目中早有答案:不就是28歲出道、會唱能演的阿Lam?紳士,雅痞,鬼馬,癲狂……全是他?!鞍am最大的特質,還是深情?!毕愀圩髟~人潘偉源形容。在不善言辭的外表下,林子祥把所有的情感投入歌中。好友許愿笑說,從未見過一個為愛情或為任何事“焦急”的林子祥。在追求速成和流量的當下,貼近林子祥和他的港樂年華,與其說是對一段流金歲月的追念,不如說是對某種藝術與生活態度的探尋:目標明確,同儕相攜,排除蕪雜干擾,保持自己的節奏。于外,“唱得好”是衡量歌者的至上指標;于內,足夠真誠和簡單,終能走得長遠,直抵人心。香港音樂人、《聲生不息·港樂季》高級音樂顧問兼導師許愿(受訪者提供/圖)控制如同漂浮的鵝絨,一片,一片,緩緩落入耳際。這是1月9日和林子祥對話時,我的聽感。哪怕所坐位置相距不過20公分,我依然全程前傾身子,豎起耳朵,生怕錯過那些“輕到塵?!钡脑~句。他的一位好友猜想,講話這么輕聲,或許是一種“修身(聲)之道”?“哈,修什么修,我講話就是這樣子的?!睂ξ业那笞C,他笑著回答。“不過,一上舞臺,就不一樣了?!薄f這一句時,是他在采訪中少有的“霸氣”瞬間。早在1985年的十大勁歌金曲頒獎禮上,這份“霸氣”就征服了全香港。當晚,林子祥以一首串燒曲《十分十二寸》留下了香港樂壇“蓋章”幾十年的名場面:在近10分鐘里,他“馬不停蹄”地演唱了《漫漫前路》《開心鬼》《世間始終你好》《酒干倘賣無》等多首金曲,全程把原曲音調升高八度。對唱《愛情陷阱》的譚詠麟興奮到臉漲得通紅,對唱《Monica》的張國榮笑到在自己的代表作中破了音,而林子祥邊走邊唱,與樂迷互動自如,絲毫不見瑕疵和體能下降。那夜的紅館,著實被林子祥“暖到爆炸”、“沖到爆炸”。林子祥會唱,眾人皆知。在彼時的香港卻并未神化到何種地步。三十多年后,他在內地綜藝節目里“碾壓”后輩歌手的表現,讓年輕網友開始考古他曾經“炸裂”的演出實況并津津樂道:1987年的香港小姐決賽,四十出頭的林子祥連唱三首歌,沒有耳返,中途完全聽不到換氣聲;2005年的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林子祥一首《敢愛敢做》,全場歌手輪流接麥合唱,卻只能聽到他一人的聲線。“鐵肺”和“大魔王”,成了今時外界貼在林子祥身上最顯著的標簽。有評論說,“不像其他歌手唱高音需要一個‘醞釀期’,林子祥則是在一段長高音上再瞬間靠喉嚨發聲,達到更高峰?!?/p>1993年8月,北京,林子祥與葉倩文(老北/圖)《敢愛敢做》翻唱自Starship的Nothing’s Gonna Stop Us Now,原是男女合唱作品,林子祥則一個人包辦,氣勢如虹?!墩娴臐h子》更是用清晰而沙啞的嗓音交替演繹,流露出“君臨天下”的雄壯。和林子祥合作過的香港音樂人趙增熹曾言:“他可能天生高音過人,但我覺得也不是純粹天才,而是有沒有膽量去練到那么高音?!?/p>所以,林子祥的這副歌喉究竟是渾然天成,還是訓練的成果?當我問到香港音樂人、《聲生不息·港樂季》高級音樂顧問兼導師許愿,他先笑過,接著回答,“培訓過的耳朵,才能理解他的深度和高明——絕非是嗓音能涵蓋的?!?/p>繼而許愿開始了長達半小時的深度闡釋?!傲肿酉榈乃俣群涂刂屏Χ际浅说?。就連一句里的不同字詞,都可以變幻無窮。但他處理的方法跟羅文正好是兩極,羅文是往外的,林子祥是往內的……他有沒練過發聲咬字這些,我還是很好奇的。你采訪時可以問下他?!痹S愿建議。不出所料,林子祥在采訪伊始,就“老實”回答:從未練過。網球、高爾夫這些外界所知的他鐘愛的運動,他說對唱功也無直接幫助?!斑@幾年打不動了?!迨畧浴乙彩怯小迨纭斯?,真的很痛很痛?!彼胺稀?。該怎么咬字、用力,兒子林德信(Alex)也向父親討教過。林子祥思忖許久,想到一個比方。他跟我復述:“有種在臺上的表演,人家不動嘴,但他手里拿的玩偶卻能講話。叫什么,你知道嗎?”“是腹語吧?”“對,我就和Alex說,不然你試試,不要‘哇啦哇啦’地這樣,這樣很累,也很sharp(刺耳)。學著控制?!彼α诵?。“哈?!痹S愿聽到這回答,同樣報之一笑?!八拿伢胖挥兴约赫莆?。即便講出來,也無人習得會呵?!?/p>1986年,從左到右:甄妮、張國榮、林子祥、鄧麗君、梅艷芳、呂方(受訪者提供/圖)律動針對前述林子祥1985年的《十分十二寸》現場,樂評人耳帝曾在微博上評價:“中音瀟灑自如,高音淋漓酣暢?!?/p>一位網友“弱弱”地問:“可能是我段位不夠,真的不覺得林子祥唱歌好聽誒。他的高音和肺活量很厲害,但聽他唱歌會感覺累,他唱歌幾乎一直徘徊在高音區,雖然充滿力量,但是缺少律動和美感……”這段評論下累積了85條回復,有一半在推薦林子祥的其他曲目:《每一個晚上》《似夢迷離》《在水中央》《千枝針刺在心》,全是慢歌或不乏低音,但都“好聽極了”……普通聽眾對林子祥歌路認知的偏差,多半要歸因于傳播的滯后和局限。1980到1990年代,香港的流行音樂傳到廣東以外的內地省份往往要花上幾年的時間。黃霑也點出過,“那時內地行銷的多半是翻版盒帶。包裝與歌曲選擇,也往往與香港原裝出品略有不同。這種情況,越北越甚?!?/p>如《真的漢子》和《男兒當自強》這樣豪氣萬丈的曲目,隨著TVB劇集和武俠電影的風靡,成為很多觀眾對林子祥的第一印象。只聽過此類歌的人,自然容易將他與“硬漢”劃上等號。實際上,林子祥歌曲風格包羅萬象,古典、民謠、小調、搖滾,兼而有之,音域也很寬廣。林子祥的慢歌,特別適合在夜里聽。輕到有如低吟,卻絲絲入扣,把聽者心里的褶皺罅隙一一熨平彌合。趙增熹分析,林子祥的歌三四十年后聽來仍不過時,這跟他的演繹方式有關?!昂芏喔枋忠ê荛L時間才找到這個感覺,但阿Lam是音樂人成長背景,一早就是storytelling,在透過唱歌講故事?!币魳啡吮R冠廷則言,“所謂感情是用心去感受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趙立宇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