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丹青談《繁花》:等了五十年,我的上海情結終于找到影視出口

“夜東京那場吵架我重看五遍。我記憶中的上海弄堂,天天,甚至每個上午、下午和晚上,都是這類人間盛況,幾天后他(她)們又在一起吃飯說笑,蕩馬路?!?br /> “就我所知,王家衛竭盡全力了解他離開后的上海,我看不出他自以為懂上海人,他打聽一切事,搜尋一切細節?!?/blockquote>

責任編輯:劉悠翔

2024年初,電視劇《繁花》爆火,此前更有《狂飆》和《人世間》,收視率、點擊率和話題度,都是驚人的。這幾部國民劇對照來說一說,應該是個有趣的題目。

找到陳丹青先生,請他筆談。他是看劇集的,當年在紐約狂看國內的電視劇,足足兩千多集。而且陳丹青是弄堂長大的地道上海人,《繁花》的熱議詞離不開上海和上海話。

在上海電影節上,陳丹青曾跟王家衛有過一場對話。如今他已經忘了說過些什么,只記得第二天報紙標題:《陳丹青:王家衛像個流氓》?!按蟾排挛覍擂伟?,事后他請吃夜宵?!标惖で嗾f起王家衛,“他有上海人那種心細,不多話,要言不煩?!?/p>


陳丹青(右)與王家衛(左)在第1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上對話。視覺中國

“上海和上海人總算進入大規模敘事”

南方周末:民國電影中的上海,新中國早期電影中的上海,香港影視劇中的上海,你脫口而出的會有哪幾部?為什么?

陳丹青:民國時期:《馬路天使》《烏鴉與麻雀》《太太萬歲》?!度骼擞洝窂拿駠捕伺牡缴虾=夥?,馬路上扭秧歌狂歡,似乎是紀錄片鏡頭。

1947年,由張愛玲編劇、?;虒У碾娪啊短f歲》中,女主角送男主角坐飛機。資料圖


共和國的革命電影,我們小孩子都愛看。單講上海的,記得《女理發師》,王丹鳳主演。大打上海名片的電影,是《霓虹燈下的哨兵》,專講“南京路上好八連”。

1960年代香港有《可憐天下父母心》在內地放映,我上小學,沒看過,天天聽大人說:“帶好手絹去,要哭的!”1980年代出《上海灘》,我沒看過。

民國時的上海電影人半自覺建構了“都市電影”。20世紀五六十年代,電影全面進入鄉村主題,回顧“舊社會”的兩部經典,《林家鋪子》《早春二月》也是鄉鎮故事。1949年后,左翼明星留下,“都市電影”這一脈流去香港。日后香港電影進入黃金時代,全是都市主題。

內地影視至今談不上都市主題。一部又一部北京故事不能算“都市主題”,而是老北京和首都范兒,雖有市井平民和新時代青年,還是時代劇吧:《渴望》《過把癮》《愛你沒商量》……

當年《女理發師》大受歡迎,是革命主題之外,好不容易有那么一部片子,都市感,喜劇感,老觀眾又能看一眼燙頭發的王丹鳳。天馬制片廠還拍了一部《今天我休息》,仲星火主演,但影片里的“城市”似乎不是上海。謝晉,正宗上海導演,代表作是《紅色娘子軍》《舞臺姐妹》,跟上海無關。復出后拍的《牧馬人》《芙蓉鎮》,還是跟上海無關。他的《最后的貴族》不能叫做都市電影。


1962年的電影《女理發師》劇照。資料圖

之后,《海上傳奇》請的是賈樟柯。前年的《愛情神話》總算是都市電影,導演是九零后山西姑娘邵藝輝。巴黎有特呂弗,羅馬有費里尼,紐約有伍迪·艾倫。上海是中國電影搖籃,百年過去,沒有上海的伍迪·艾倫。

南方周末:對這部被認為塑造了上海的《繁花》,你的感覺如何?

陳丹青:順前面的話頭,過去三十年上海產出的電影太少。連續劇倒是有,《孽債》《奪子戰爭》,講上海市井,滬語對白,好極了,我看了“窮哭”(滬語即“猛哭”),如今完全被遺忘,或者說,出不了上海,再拍得好,弄不過覆蓋全國的北京敘事和東北敘事。

最近網民翻出1990年代滬語片《股瘋》,看片段,很潑辣,也被觀眾忘了,那也不是都市電影。也許我看得少,除了前年的《愛情神話》(我好喜歡),不記得有過上海主題電影。所以《繁花》火爆,情理之中,多年來,上海和上海人總算進入大規模敘事。


1994年的電影《股瘋》劇照。資料圖

意料之外的是:導演王家衛。我猜,早在小說《繁花》之前他就夢想狠狠拍一回上海,小說版出,他直覺機會來了。此事大有深意:上海在等他。

現在都說他是上海人,什么意思呢?不到十歲他就走了,香港實實在在塑造了這位導演。近代史上,上海香港是“雙城記”。眼下觀眾說《繁花》拍得像香港,在我看,另有深意。

我是連續劇迷。遠的不說,看了前年的《人世間》,窮哭,去年的《狂飆》,神旺。好,今年《繁花》來了,怎么辦:和前兩劇比較,它是個陌生的物種,大可說,又不好說。 ?

南方周末:你覺得《繁花》很上海嗎?哪一個上海?

陳丹青:起先我和不少觀眾的感覺一樣:像香港,不那么像上海(第一集嫌太吵,王家衛太用力),看下去,問題來了:不像上海。像哪里?香港是這樣的嗎?

很快,贊的否的,手機上冒出來了。但我越來越掉進去,看完了,還返回去重看好幾集,這些日子刷到《繁花》片花,只要出現那幾位演員,還是呆看。我不記得哪部劇給過我這種錯位的吸引力。

我欣賞王家衛,他的酷,他能被昆汀驚艷的個人風格,他把握男女關系時不可言說的陰郁。在他的種種表達背后,他始終“不響”。眼下《繁花》火成這樣,他“響”嗎?

我的趣味是侯孝賢、賈樟柯那種寫實,不是王家衛。為什么這次掉進去?我只能說,我的上海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