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忠梅:“繼續把生態環境保護作為高頻率監督領域”
目前,生態環境法典編纂工作已正式啟動??梢哉f,這個議案中提出的意見建議得到了完全采納。
如果在生態環境檢察工作中,依然各干各的,互不來往,就會出現應該在行政、民事、刑事檢察工作中發現的公益訴訟線索發現不了,或者發現了線索但在辦案過程中因證據收集、起訴準備等不協同而影響案件辦理的公正與效率。
責任編輯:錢昊平
2023年11月,呂忠梅在浙江大學、浙江省社會科學聯合會主辦的活動上發表演講。(圖片來源:中國農工民主黨官網)
與北京人民大會堂隔了兩條街,坐落于西交民巷的全國人大機關樓莊嚴大氣。
一年前,呂忠梅在這里有了一間自己的辦公室。這位曾連任十屆、十一屆、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的法學學者,當選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后,有了一個更特殊的身份——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一路走來,身份在變,但呂忠梅對環境問題的關注和研究不變。1984年,她將環境法作為學士學位論文選題,次年進入武漢大學,攻讀法學院環境法專業研究生,畢業后到中南政法學院(現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任教。1996年,呂忠梅在調研中發現,長江流域的生態環境問題日益嚴重,她開始為長江立法奔走呼吁。
2003年,呂忠梅當選為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后連任第十一、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2018年到2023年,呂忠梅任全國政協常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副主任。二十多年來,環境保護法的修訂、民法典中寫入以“綠色原則”為核心的綠色條款、長江保護法的出臺,在多部法律的立法過程中,都能聽到她的聲音。
2024年2月23日,全國兩會召開前夕,圍繞生態環境保護法治建設的相關話題,南方周末記者專訪呂忠梅。
依然保持高頻態勢
南方周末:2023年10月,在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關于打擊環境犯罪和加強環境司法能力建設的專題詢問會上,你作為代表向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提問,像這樣的活動是第一次參加嗎?
呂忠梅:我不是第一次參加全國人大專題詢問會。我從擔任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開始,便多次列席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參加過幾次專題詢問會并提問。
南方周末:近年圍繞環境問題,全國人大的監督工作發生了哪些變化?
呂忠梅:專題詢問是人大監督的一種形式,人大監督還有聽取國務院和兩高報告工作、開展執法檢查等多種形式。自我擔任人大代表以來,環境保護問題一直是人大監督工作的重點領域。我記得十屆全國人大最早舉行的專題詢問,就是有關污染防治方面的問題,每年也還會安排一些環境保護領域的執法檢查。尤其是2014年修訂的環境保護法明確規定,各級人民政府必須向同級人大報告環境質量狀況和環境保護工作情況,接受人大監督。這是對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監督環境保護工作的常態化制度安排。從全國人大的監督工作看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