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封口費”風波再現——山西農民賣血死亡新聞背后
在“又一樁封口費”吸引各方眼球的同時,事件的真正源頭卻被忽略了:曲沃血站在人望村究竟如何采血,村民李建軍的死亡與賣血有何關系,至今沒有相關調查結論。
責任編輯:曹筠武 實習生 吳達
索賄不成,還是行賄未遂?隨著記者和當地宣傳部門工作人員的來往短信截圖見諸網絡,圍繞“山西農民賣血后死亡”報道,又一場“媒體封口費”風波浮出水面。
涉事的曲沃康寶生物單采血漿有限公司(下稱曲沃血站)和大公報互相指責,一方稱記者聯合敲詐,另一方稱血站行賄且“做局”陷害。曾為雙方居中接洽的曲沃縣委宣傳部副部長王建先接受采訪時一度哭稱“工作難做”,又稱“雙方只是誤會”;而大公報方面稱仍有關于血站的負面報道未發。
“賣血”新聞引發“封口費”風波“
第一,記者過來要熱情接待;第二,記者提問要謹慎回答。”
一份曲沃縣紀檢委的“關于大公報記者晉瑛向曲沃血站索要版面費的調查報告”這樣描述事件的起端:
2月27日下午5點左右,4名男子先后兩次去到曲沃血站,要見站長張江波,后者不在。第一次,來者出示了記者證:大公報山西辦事處記者李鵬。第二次,來者留下一張名片,上寫另一名大公報記者晉瑛的名字,說“把名片給站長,讓站長回來后給名片上的人打電話”。
4月7日,曲沃宣傳部副部長王建先向本報記者轉述時,補充了其中細節。“后來我問晉瑛,他說稿子不是他寫的,他到曲沃有其他事,碰到大公報記者,就留了一張名片。”
50歲的王建先負責宣傳部通訊組工作,接待來訪記者。隨著事態發展,他深陷其中。
在正規新聞采訪操作中,一名記者采訪,卻留下另一名記者的聯系方式的情況很吊詭。一名熟知山西媒體圈的人士認為:“李鵬年青,罩不住,需要有老手出面,晉瑛很熟悉曲沃的情況。”
晉瑛是曲沃人,一說是附近的侯馬市人,約40歲,從2000年左右開始行走于臨汾乃至山西的媒體江湖。按照當地媒體圈的敘述,這是一位爭議性很大的人物,他曾做過大量臨汾的負面報道,但“借采訪之機敲詐勒索”的傳言幾乎貫穿他的職業經歷始終。
熟悉的朋友稱晉瑛很能吃苦,闖勁大,有抱負。“我們一般不做山西負面報道,他抓住自己熟悉臨汾情況,猛搞。”他的一位朋友說。晉瑛先后在不少媒體任職,現在是大公報正式記者。
大公報記者晉瑛和曲沃縣委宣傳部副部長王建先成了這場風波的關鍵性人物。據王建先介紹,由于采訪接洽事務,他們很早就是朋友,晉瑛往來曲沃,都會跟王建先打招呼。
而這對“朋友”的此次交道,發端于曲沃東邊的翼城縣人望村李建軍病亡一事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老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