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院”對話 | 最高檢未檢廳廳長缐杰:將出臺罪錯未成年人分級干預文件
2023年,全國檢察機關起訴的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涉案線索源于強制報告的3700余件。
加大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懲處力度有指導和強化作用。比如,要求立案審查期限原則上不超過7日,管轄不明案件先立案偵查再移送有權機關。
責任編輯:錢昊平
最高檢第九檢察廳(未成年人檢察廳)廳長缐杰。(受訪者供圖)
互聯網時代下,未成年人犯罪有了新特點。日前,最高檢第九檢察廳(未成年人檢察廳)廳長缐杰接受南方周末記者專訪時表示,雖然有的地區未成年人犯罪數量下降或者有升有降呈波動狀態,但全國面上數據顯示,未成年人犯罪總體呈上升趨勢,低齡未成年人占比也有所增加。
面對新情況,最高檢如何更好地保護未成年人權益?罪錯未成年人分級干預、強制報告等制度施行情況如何?以下是南方周末記者與缐杰的對話。
未成年人涉幫信罪呈上升態勢
南方周末:目前未成年人犯罪的類型上,是否有新的特點?
缐杰:未成年人犯罪類型相對集中,盜竊、強奸、搶劫、聚眾斗毆、尋釁滋事等傳統犯罪占比將近七成,未成年人涉黑惡犯罪整體下降,涉嚴重暴力犯罪相對平緩,組織未成年人進行違反治安管理活動犯罪、未成年人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呈上升態勢。
南方周末:2023年,“兩高”出臺辦理強奸、猥褻未成年人案件的司法解釋,“兩高兩部”也發布了辦理性侵害未成年人案件的意見。兩份文件對檢察機關司法辦案有什么指導意義?
缐杰:首先是對辦案人員準確理解和正確把握懲治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政策標準具有重要指導作用。比如,司法解釋對強奸罪、猥褻兒童罪“情節惡劣”“嚴重后果”等從重、加重處罰情節的認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