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祖先是如何丟掉尾巴的?
科學家在人類基因組中發現了一個跳躍基因,它可能就是導致人類和類人猿尾巴消失的原因。
責任編輯:朱力遠
在演化的進程中,人類的祖先丟掉了尾巴。人類是什么時候、因為什么丟掉尾巴的,長期以來一直是一個謎。理論上來講,或許因為環境變化,人類從森林遷徙到草原和平地生存,就不需要尾巴了。但是,迄今人類的演化史并不能圓滿地解釋這個事情。
最近,美國哈佛大學、紐約大學聯合研究團隊在《自然》期刊發表的題為“人類和類人猿尾巴丟失進化的遺傳基礎”揭示了人類丟失尾巴的基因基礎。研究團隊在人類基因組中發現了一個跳躍基因,并證明它可能就是導致人類尾巴消失的原因。
兩只黑猩猩在樹枝上。猴子有尾巴,黑猩猩已經沒有尾巴了。視覺中國|圖
論文的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訊作者夏波2019年夏天在紐約讀博士時意外地傷到了自己的尾骨,這讓他想起一個小時候曾思考過的一個問題,人類在進化過程中是如何丟掉自己的尾巴的?于是,他開始了這項研究。
夏波等人分析比對了大量的靈長類基因組測序數據,以此尋找導致類人猿尾巴消失的關鍵基因。經過推測,認為人類祖先——類人猿的尾巴丟失發生在約2500萬年前,當時古人類譜系與古老的舊大陸猴子分道揚鑣,只留下3-5塊尾椎骨,并在后續的進化過程中形成了現代人的尾骨。
研究團隊在一個名為TBXT(也叫T或者Brachyury)的基因中發現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