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布強奸謠言只補償1300元?司法應平等保護所有人的名譽權 | 快評

造謠誹謗與誣告陷害會給受害者帶來“社會性死亡”的人格權利受損,對他們的正常工作與生活造成近乎毀滅性的打擊。不管涉事人員出于何種目的,造謠誹謗帶來的侵權后果都可以非常嚴重。公權力理應摒除“性別偏好”嫌疑,一視同仁地打擊造謠誹謗行為,震懾那些潛在的幸進之徒,同時依照比例原則給予受害者對等的司法救濟,還他們一個公道。

責任編輯:陳斌

近期,兩起謠言事件引發關注。

其一,“山西晉中市介休十中50多歲班主任郭某疑與中學女生談戀愛”的消息被熱傳。3月1日,介休市教育局向媒體確認此事系謠言。紅頭文件顯示,謠言系介休十中兩學生李某與王某發出,相關微信紅包截圖是P的,并盜用了班主任微信名片,后在轉給一名在高校就讀的學生后擴散。目前,造謠學生及其家長已向當事老師和女生道歉,目前老師已經報警。

其二,2024年3月1日信陽法院消息,小明(化名)與小紅(化名)大學期間因感情糾葛發生爭執,小紅向公安局控告被小明強奸,后經公安局審查認為沒有犯罪事實,并決定不予立案。2023年9月,小紅指使朋友使用虛擬微博賬戶,在小明就讀的大學“超話”中發帖,散布小明為強奸犯的謠言,導致小明學校以影響學校聲譽為由將小明停學。法院判決小紅侵犯名譽權,要求其道歉并補償。

如果說“造謠班主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