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萬字地方政府工作報告解析:養老、醫療、醫保成健康熱詞
針對失能老人,9個省份提及推行長護險制度,還有省份特別關注了獨居老人的消防安全和緊急呼救問題。
為促進優質醫療均衡布局,26個省份將建設區域醫療中心列入工作計劃,8個省份提出建設國家級區域醫療中心的數量目標,其中7個省份還將推動省級區域醫療中心發展。
吉林、福建、江西、貴州4個省份提及擬加快推進全民參保計劃,14個省份擬推進醫保省級統籌,廣東、重慶、黑龍江3個省份均提及強化醫?;鸨O管。
健康不只花錢,亦產生投資機遇。27個省份關注中醫藥振興,生物醫藥也被20個省份提及,多和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等新興產業共同納入工業增加值目標。
責任編輯:曹海東
2021年4月14日,山東濱州,介護師對失能老人進行按摩。視覺中國 | 圖
2024年醫療衛生建設怎么干?地方人代會召開期間,各地方政府作的累計近50萬字政府工作報告里藏著不少答案。
南方周末記者梳理全國31省份的政府工作報告發現,養老、醫療、醫保是排名前三的高頻健康熱詞。
詞頻高的關鍵詞,通常提及省份數量也更多。養老被30個省份共提及104次,所有省份均提及醫療和醫保,既有整體工作目標,也有細化領域的舉措。
以養老為例,培育銀發經濟被25個省份列入政府工作報告。云南、浙江甚至將銀發經濟與夜間經濟、國貨“潮品”等并列為新的消費增長點。不過,除山東之外,多數省份并未深入闡釋將如何助力銀發經濟發展。
除了“一老”,“一小”問題也成為各省民生工作的必考題。生育被24個省份提及,多數聚焦完善生育支持政策、增加普惠托育供給。2024年廣東省十件民生實事里,就包括“采取公益捐贈方式,為全省超1700家已備案托育機構統一購買在托嬰幼兒意外責任保險”。
健康不只花錢,亦產生投資機遇。27個省份關注中醫藥振興,遼寧、山西將“建設中醫藥強省”列入規劃。生物醫藥也頻頻刷新“存在感”,被20個省份提及,多和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等新興產業共同納入工業增加值目標。
中國人民大學健康中國研究院教授、衛生政策研究與評價中心主任王俊向南方周末記者表示,今年地方政府工作報告的健康熱詞契合了黨的二十大報告、《“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等文件精神,養老、醫療、醫保三大領域既是打造“健康中國”的核心內容,也是我國衛生事業工作的重點開展方向。
聚焦高齡老人、特殊困難老人、失能老人
“十四五”時期,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上升為國家戰略。針對養老事業重點服務對象、服務方式等,16個省份提出2024年的具體工作目標。
針對高齡老人,山西省提出為8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發放高齡津貼;針對居家社區養老的老人,多省部署新增老年助餐點和日間照料中心,如福建計劃新建400個示范性長者食堂;針對農村老人,青海擬建設100個具備助餐和日間照料功能的村級互助養老站,北京將新增農村鄰里互助養老服務點240個。
針對特殊困難老人(包括獨居、空巢、留守、失能、重殘、計劃生育特殊家庭等),山西、安徽、山東、湖北、貴州、新疆、青海、內蒙古、遼寧等省份提出實施特殊困難老人家庭適老化改造,其中山西、安徽設置的改造數量目標最多,要求完成4萬戶。
作為老齡群體中的特殊對象,失能老人需要不同程度的醫療護理和長期照護服務。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國老齡產業發展報告(2021-2022)》顯示,截至2022年末,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大約4400萬。80歲以上的老年人,失能、半失能占40%左右。
針對失能老人,9個省份提及推行長期護理保險制度(以下簡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