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他們一個重新做人的機會”:全國政協委員周世虹談“犯錯的后果”

全國人大應盡快啟動立法,以實現犯罪附隨后果法律化、體系化;明確禁止各級行政機構、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行業組織擅自設立犯罪附隨后果。

相比犯罪,行政違法行為的社會危害性和道德可責性都更小。行為人僅因行政違法記錄就終生飽受就業歧視,并連累家人親屬,嚴重違背了過罰相當原則。

責任編輯:譚暢

刑法的目的是懲治和教育相結合。(視覺中國/圖)

刑法的目的是懲治和教育相結合。(視覺中國/圖)

聽到自己將因醉駕被起訴的那一刻,一位中年男人哭了起來。他說,幾個月緩刑對個人的影響可以承受,但女兒兩個月后就要高考,擔心判刑影響女兒將來的入學和就業。 

在一場基層檢察院舉辦的聽證會上,全國政協委員、安徽省律師協會監事長周世虹目睹了這一幕。2022年這場聽證會,成為周世虹思索中國犯罪附隨后果制度的起點。

犯罪附隨后果,即犯罪人及其親屬、特定社會關系人因其犯罪或刑罰處罰記錄,所產生的權利或資格限制、禁止或者剝奪等后果。在中國,該群體在入學、就業等方面均會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

在周世虹看來,如今犯罪附隨后果設定主體多、種類多,現實中易被過度使用,變相剝奪了犯罪人本人及其親屬、特定關系人的勞動就業和個人發展的權利。2024年全國兩會上,他呼吁,全國人大應通過立法對犯罪附隨后果及相關制度進行統一規范。

周世虹在2023年全國兩會就提交了關于在公務人員招錄、參軍、入學政審中摒棄“株連”思維及廢除相關制度的提案,反響巨大。在收到大量群眾來信后,他進一步發現,有更多的人受行政違法記錄影響,入學、就業受到限制,而該記錄同樣可能殃及家人與親屬。今年他呼吁,行政違法記錄的保存、使用管理制度同樣應盡快予以規范。

“我的意見得到了支持”

南方周末:你在2023年全國兩會的相似提案反響如何?

周世虹:去年,我的提案影響非常大,網絡上有幾個億的閱讀量。我的觀點引起了爭議,有很多人不同意我的觀點。此后,我也不斷地收到來信、郵件和短信,其中有的人是來感謝我替他們發聲,有的人是向我訴說他們的遭遇,也有的人是向我求助的。

考公、參軍、入學政審中的“株連”思維和相關制度,其實對普通老百姓有很大的影響,但主流社會往往看不到。犯罪人員及其家屬大都不敢公開發聲,只能私下發消息給我。更多的是法律界人士支持我,他們也發信息給我,其中包括一些干部甚至公檢法的領導。

南方周末:今年你為什么提了犯罪附隨后果的提案?

周世虹:去年12月,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有一個備案審查工作情況報告,報告中有一個案例,有的市轄區議事協調機構發布通告,對涉某類犯罪重點人員采取懲戒措施,其中對涉罪重點人員的配偶、子女、父母和其他近親屬在受教育、就業、社保等方面的權利進行限制。有公民對此提出審查建議,應予停止執行。

法工委研究認為,該通告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