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愧是她,把盜墓電影拍得如此詩意
每個人都在追尋自己的奇美拉。
責任編輯:柴穎瑞
以往盜墓題材的影視作品,總是與冒險、財富、懸疑、驚悚等元素有關。
但最近有部盜墓電影,卻被導演拍出了詩意與純真,仿佛一場春日里的浪漫之旅。
它就是意大利導演阿莉切·羅爾瓦赫爾的《奇美拉》。
作為一位80后女導演,阿莉切從出道開始,就佳作不斷。
2011年,她的長片首作《圣體》入圍戛納導演雙周單元,廣受關注;
2014年憑借《奇跡》進入主競賽,并拿下僅次于金棕櫚的評審團大獎;
2018年,她更廣為人知的作品《幸福的拉扎羅》入圍戛納主競賽,拿下最佳劇本獎,并在影迷中廣受贊譽,成為近年來最出圈的藝術電影。
新作《奇美拉》入圍了去年戛納主競賽。讓人意外的是,這部備受期待的作品卻在獎項上顆粒無收,讓許多影迷為她鳴不平。
為何這部影片會不得戛納評審團的青睞,卻讓廣大影迷如此喜愛呢?
《奇美拉》故事的主角,是一個叫亞瑟(喬什·奧康納 飾)的神秘外來者,沒人知道他具體來自哪個國家,只是叫他“說英語的人”。
因為他有一種近似于“通靈”的能力——可以感知到地底的遺跡與文物,所以被一群當地的盜墓者奉為領袖。
在1980年代的托斯卡納,他們掠奪伊特魯里亞古墓中的珍寶,倒賣給一個神秘的買家。
但亞瑟的盜墓的動機,與這群盜墓者相比,又有一些微妙的差別:他沉浸于失去女友貝尼米娜的悲痛中無法自拔,試圖通過與地底世界的神秘連接,打開與女友重逢的大門。
片名“奇美拉”是古希臘神話中的一種怪物,本義是希臘語“母山羊”的意思,現用來指代“不可能的想法”、“不切實際的夢”。
電影中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