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自由 PK 科學禁區

絕對不能危害公共安全,研究機構拿的是納稅人的錢,應該為人類健康服務,而不應該是越研究越影響人類健康,不能為了某些私利而越走越遠。

責任編輯:傅劍鋒 實習生 溫海玲

南方周末專訪了北京大學憲法與行政法研究中心主任、行政法專家姜明安,北京律協產品質量與侵權損害法律事務專業委員會主任李菡。他們對“瘦肉精”研究延伸出來的學術研究自由問題,進行了觀點對立的解讀。

如何處理公眾利益與學術自由間的矛盾

南方周末中國專家關于鹽酸克倫特羅的論文后來被不法商家利用了。這就提出了問題,一方面,作為科學研究,本身應少設禁區、信息共享。但一方面,這些研究技術的公布卻有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將之轉為商業用途。您如何看待這兩者之間的矛盾?

李菡:根據國家2000年修訂的產品質量法的相關規定,提供工具或方法制造不合格產品或違禁品的,提供工具或方法者要承擔法律責任。

但發布論文,客觀上找不到他們違法的問題。因為,你沒有證據說這些論文專家組的成員就是收了企業的錢,提供瘦肉精的制作方法了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老黃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