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春秋航空董事長王煜:盲目打造樞紐機場百害而無一利
“靠橋率的提高不需要什么投入,有一個好的激勵政策就行?!?br />
“這些年中國個人出行比例迅速增長,現在已占2/3以上,可以說我們在這片藍海嘗到了甜頭?!?br />
“春秋現在是人員效率最高的航司,我們的一架飛機大概需要80個工作人員,而行業普遍要一百多個?!?/blockquote>責任編輯:馮葉
2023年8月18日,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候機大廳里跨境研學團、親子旅游、探親訪友等出境客流涌動。視覺中國/圖
在剛剛收官的春運(2024年1月26日-3月5日),全國民航累計運輸旅客8345萬人次,創歷史新高。曾遭遇新冠疫情沖擊的民航業復蘇態勢亮眼。
王煜執掌的春秋航空(601021.SH)是中國第一家民營低成本航空公司,其2023年盈利水平位居A股7家航空公司之首,并刷新公司十年來的紀錄。
兩會前夕,春秋航空創始人、現年80歲的王正華將手中絕大部分股權贈與長子王煜,意味著春秋航空正式完成新老交接。王煜自2017年接替王正華,擔任春秋航空董事長職位。
2024年是王煜履職全國政協委員的第7年,民航業的發展和建設一直是他關注的重點。
這次王煜共帶來5份提案,其中3份都與民航基建相關,包括優化機場選址和建設,加大中西部地區機場建設以及進一步縮短航班截載時間。
王煜的另一個身份是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中國民間商會副會長。在2023年兩會上,他建議制定《民營企業健康發展促進法》,得到了積極回應。過去一年,他參與調研,走訪了許多民營企業,足跡涵蓋港澳地區、泰國、印尼等地。
建造機場首先要有科學準確的定位
南方周末:你在提案中毫不諱言機場“兩遠”問題(機場離市區遠及登機口遠)的根源在于許多機場“超需定位”,不少地方政府貪大求全,把機場作為形象工程,都想把當地機場打造成國際樞紐。實際上,中國有哪些機場稱得上是國際樞紐?
王煜:能稱得上是國際樞紐的機場一有較大的客源,二有足夠好的區位優勢。比如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