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廣汽總經理馮興亞:汽車進出口審核有待優化
汽車進出口環節審核機制有待優化。一方面,汽車產品“出海慢”,審批流程節點較多,另一方面,缺陷產品“回來難”。
引導企業形成統一的換電標準,實現不同車企車型的電池互換。
責任編輯:張玥
廣汽集團旗下車輛運往東南亞市場。圖片來源:廣汽官網
“‘雙反’調查不會阻礙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的增長大勢。因為它之所以快速發展、暢銷海外,不是靠低價的‘逐底競爭’,而是通過成熟的自主產業鏈、全球領先的‘三電’和智能網聯技術建立起了產品競爭力?!比珖舜蟠眈T興亞接受南方周末記者采訪時說。
馮興亞是廣汽集團總經理,在汽車行業扎根三十余年,見證了中國汽車產業從起步到壯大、從跟隨到趕超的過程。
2023年,馮興亞當選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履職一年來,他深入泰國、墨西哥、土耳其等十多個國家進行市場調研,也走訪了國內多地的工廠、經銷商、汽車產業上下游企業。
兩會期間,他圍繞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標準、車規級芯片產業鏈發展、汽車出口等話題提出了5項建議以及1份關于智能駕駛法規標準制定的議案。
從“走出去”真正轉為“走進去”
南方周末:兩會期間你提到,汽車出口全流程運行機制尚需優化、汽車出口配套支持措施有待提升,目前還存在哪些掣肘?
馮興亞:2023年我國汽車出口491萬輛,同比增長57.9%,對汽車總銷量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5.7%,成為拉動汽車產銷量增長的重要引擎。
在出口全流程運行機制方面,一是產品進出口環節審核機制有待優化。
一方面,汽車產品“出海慢”,出口審批流程節點較多,有關手續流程較長。另一方面,缺陷產品“回來難”,囿于當地政策法規要求及產品技術發展客觀規律,出口汽車產品在海外市場難免出現品質不良,此時出口企業有需求、有義務將不良品(以零部件為主)運回國內以便開展質量問題的解析檢測,迅速改良產品,但以當前政策,不良件往往屬于禁止進口貨物或固體廢棄物,無法入境,這對企業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