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改革不可重演“國進民退”
既然政府有勇氣接納民營出版業,就意味著承認出版的產業屬性。既有陣地意識又有產業屬性的出版業,有望逐步從過度行政管制中解放出來,放歸充滿活力的文化市場。
責任編輯:陳敏 史哲 蔡軍劍
中國文化領域從業者數量居世界第一;年度出書品種居世界第一;報紙發行份數也居世界第一。這樣神采奕奕的排名,要不是新聞出版總署署長柳斌杰親口說出,恐怕令人難以置信??扇绱她嫶蟮捏w量,在國際上收割到的“文化影響力”與中國經濟和政治的實際影響力,相去不可以道里計。
知恥而后勇。柳斌杰接受本報專訪坦承“我們很慚愧”,其后不足五個月,《關于進一步推進新聞出版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即浮出水面。在通常以為敏感的領域,又是部分實質改革陷入膠著的時刻,推出這樣一份具有戰略意味的改革方案,顯示了現今已難得一見的改革勇氣與決斷力。
該方案的亮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