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先簽收后派送”敲詐勒索?一女子非法獲利37000元
上海市青浦區檢察院近日披露,2021年至2023年期間,女子彭某以投訴索賠為目的,網購大量商品后故意不接快遞電話,促使快遞員先簽收后派送,隨后其借此舉報,向快遞公司索賠,非法獲利37000余元。日前,青浦區檢察院對彭某提起公訴。
如果遇到收件人因為未送先確認、擅自放進柜投訴、索賠,快遞企業一般也會滿足其訴求。但如果有人卡bug、鉆空子,就是牟取非法利益了。在青浦檢察公布的案例中,彭某就是故意造成快遞員“不合規”操作,然后索賠??上攵?,如果明確規定不合規就嚴厲處罰,類似彭某這樣操作的人難免會更多。
而日前《快遞市場管理辦法》生效后,為避免被投訴被罰款,快遞公司會要求快遞員事先聯系收件人,這導致快遞效率大大降低。近日有媒體報道,一位快遞員表示,之前半小時就能送完的快遞,新規實施后要花12個小時。法規的過度介入,為何導致市場效率降低?這或許是前述案例外,同樣值得思考的話題。
責任編輯:吳悠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