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一步落實正當防衛,保障實質正義,實現法理情統一 | 快評
“法律不外乎人情”,說的就是法律應該符合社會公眾對公平正義的樸素認知。在這個意義上,成文法也不是立法精英們創造出來的,而是對自然法的發現和反映。只有符合自然法,成文法才會得到公眾的理解,才能維護真正的公平正義。
責任編輯:陳斌
2024年全國兩會上,正當防衛依然是受到極大關注的議題。最高法、最高檢工作報告中都提到了正當防衛。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中,也不乏有針對這一議題提出建議、議案或者發表意見者。
最高法工作報告表示,自從2020年8月制發依法適用正當防衛的指導意見以來,全國法院已對77名被告人以正當防衛宣告無罪,“法不能向不法讓步”不是口號,“第二十條”已被喚醒。報告舉了一個被法院認定為正當防衛的例子:付某酒后夜間到馬某家砸門、叫囂殺人,馬某告知其找錯人并報警,付某不予理會并砸碎多片窗玻璃,馬某持刀出門制止,付某與其廝打,馬某手、背部受傷,付某被刀傷多處致失血性休克死亡,法院認定馬某屬正當防衛,宣告其無罪。
最高檢工作報告則透露,2023年,檢察系統持續引領正當防衛理念,審查認定屬正當防衛依法不捕不訴261人,同比上升25.5%。最高檢報告也舉了“快餐店老板與持刀闖入店內敲詐行兇的歹徒對砍致其死亡,棋牌室管理員制止酒后持刀滋事者將其劃傷”兩個被認定為正當防衛不起訴的例子。
近年來,尤其是自20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