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上班的年輕人愛上越變越“丑”
如今“上班比丑”成為一種網絡熱潮,折射了打工人對于當下工作環境的某種不滿。與其上綱上線指責年輕人,還不如去想想如何提升打工人的工作幸福感,讓“上班美”成為可能。
責任編輯:劉韻珊
最近,“上班比丑”這個話題登上熱搜。
該話題是打工人對工作期間與非工作狀態下的形象反差的一種調侃與自嘲,打工人紛紛分享自己上班時不修邊幅,穿著比較隨意甚至有些“丑陋”的服飾,或是由于長時間工作導致的精神疲憊、面容憔悴的形象照片。
為什么打工人愈發不喜歡上班時打扮?長期的工作疲勞是如何導致“上班丑”的?“上班比丑”反映出打工人心態的疲憊,如何讓打工仔擁有“美美”的工作心態?
(視覺中國 / 圖)
沒精力去“美”
很多打工人對于上班打扮興致不太高,只要衣服干凈、舒適、得體,那么也就不在意穿上這身衣服去上班是美是丑。因為對于很大一部分工作而言,穿得“美”,或者穿得“丑”,并不那么重要。
一來,在多數職場環境中,員工的評價主要取決于他們的工作表現和成果,只要員工能夠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務,他們的著裝不是評估的重點。不少企業倡導平等、開放的文化氛圍,不太強調等級制度和嚴格的著裝規范,希望更好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力。
二來,面對工作壓力,打工人也會優先將工作表現而非穿著打扮視為更高優先級,以便將更多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對于許多打工人來說,穿著舒適的衣服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