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下最佳國際影片,它實至名歸
它會讓你重新思考大屠殺對彼時參與者的恒久影響,也在不動聲色地詰問:慘絕人寰的災難真的能引起人們的惻隱之心嗎?
責任編輯:柴穎瑞
有關二戰或猶太大屠殺的電影多如牛毛,但新片《利益區域》所采用的切入視角和表現手法,讓人耳目一新。
它會讓你重新思考大屠殺對彼時參與者的恒久影響,也在不動聲色地詰問:慘絕人寰的災難真的能引起人們的惻隱之心嗎?
本片早在去年的戛納電影節上就收獲大量好評,拿到了評審團大獎,并在第96屆奧斯卡金像獎上,拿下最佳國際影片獎。
導演喬納森·格雷澤,向來劍走偏鋒,總愛以形式感極強的影像,演繹宏大深刻的命題。他的上一部長片《皮囊之下》,就曾給人留下過深刻印象。
時隔十年,《利益區域》延續了《皮囊之下》怪誕和驚悚、極簡和反差的風格。
影片一開始,便是兩處獨特的聲畫效果:白得發出炫光的標題,漸漸晦暗陰沉;背景聲從神秘肅穆的音樂,漸漸轉為清亮的鳥叫聲。它們共同預示了一個主題:漸變。
這種漸變最先反映在觀影感受上。
男主角魯道夫帶著一家人在河邊消遣嬉戲,其樂融融的氛圍,不會讓人聯想到任何血腥橋段。包括夕陽西下后,他們打道回府,在偌大的別墅里安謐入眠,或者到了翌日,家庭成員共享禮物所帶來的歡樂。
但不安和奇詭的感覺,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