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奇瑞董事長尹同躍:惡性競爭的“價格戰”傷人傷己

惡性競爭的“價格戰”傷人傷己,曇花一現的銷量增長之后,可能會被那些有技術、有口碑、有質量的國際品牌反超并占領市場,此前中國摩托車出口折戟,就是最好的教訓。

在很多外國客戶眼中,買中國汽車僅僅是作為交通工具,中國品牌在他們的心智印象里還是模糊的。

出海二十年,經驗是做好四件事:堅持自律,珍惜口碑;轉變思路,品牌向上;先予后取,貢獻價值;開放合作,成果共享。

責任編輯:張玥

蕪湖港國際碼頭待發全球市場的奇瑞集團各品牌車型。圖片來源:奇瑞官網

蕪湖港國際碼頭待發全球市場的奇瑞集團各品牌車型。圖片來源:奇瑞官網

“奇瑞永遠都不參與惡性競爭的價格戰,只進行創新戰、價值戰?!比珖舜蟠?,奇瑞控股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尹同躍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1997年,在安徽蕪湖的一片荒灘上,奇瑞這一新的中國汽車品牌蹣跚起步,并于2001年開始出海。作為“靈魂人物”,尹同躍帶領奇瑞走過了二十多年的風雨歷程。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數據,2023年中國汽車產銷突破3000萬輛,汽車出口大約500萬輛,其中奇瑞出口接近100萬輛,連續21年占據中國品牌乘用車出口第一的位置。

作為汽車行業老兵,尹同躍依舊活躍在一線。2024年全國兩會,他提出了七份代表建議,其中四份涉及出口。

如何理解奇瑞的出海戰略?如何看待海外汽車價格戰?中國車企如何更好地走出去?2024年3月,圍繞這些問題,南方周末記者專訪了尹同躍。

全國人大代表,奇瑞控股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尹同躍。受訪者供圖

全國人大代表,奇瑞控股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尹同躍。受訪者供圖

五年內將投資上千億元做研發

南方周末:奇瑞的出海之路是從2001年起步的,首次出口只有10輛轎車,卻開中國轎車批量出口的先河。奇瑞為何二十年前就堅定出海?

尹同躍:在全球化的時代浪潮下,中國汽車乃至中國品牌一定要“走出去”,我們要到國際的大競爭環境中去大浪淘沙,提升能級。中國汽車出海,是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經之路。

打造國際知名品牌,是奇瑞的戰略發展目標。如今我們的產品已覆蓋了全球八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南方周末:回顧奇瑞二十多年的出海歷程,大致可以分為哪些階段?

尹同躍:奇瑞是最早“走出去”的中國車企之一,23年前就確立了要國際、國內“兩條腿走路”,是我國最早將整車、CKD(全散件組裝)散件、發動機以及整車制造技術和裝備出口至國外的汽車企業。

我們不斷推進全球化布局,加快從產品“走出去”、技術和工廠“走進去”到品牌“走上去”的升級轉變,通過實施產品戰略、屬地化戰略和人才戰略推進海外市場的深層次合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