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王景弘,曾與鄭和并肩的人

寫作是一種“刑警加歷史考古式”的人物探究過程,只不過借助的工具是語言文字。生發以上點滴感想,源自我的一次漳平王景弘故里之行。

王景弘是誰?

王景弘六下西洋,有時以副使身份有時與鄭和同為正使率隊出使,并獨立承擔了第八次下西洋任務。

責任編輯:楊嘉敏

王景弘是誰?

這世間有兩項職業是我所向往的,一是刑警,二是歷史考古。大抵說來,前者破譯活人如何死去,后者探尋死人如何“復活”。二者均系對未知秘密的發現之旅,考驗從業者的推理智慧和想象力,當然還有現場和田野工作能力,算是文武兼備極具挑戰性的職業。這一點很吸引我,我們庸常的生活會因職業特質而時時與傳奇和秘密相伴,想起來便有點英雄主義的味道。

或許,這只是我沒有深入這兩項職業實情而萌生的浪漫想象吧。其實寫作這件事兒,有時候也兼顧著刑警與歷史考古的職業特性,去探尋未知和被隱藏的世界時,寫作也不外乎是把一個人寫死,抑或把一個人寫活、寫生動。如美國詩人露易絲·格里克所說:“寫作之夢不是去宣示已知的東西,而是去照亮被隱藏的東西,那通往被隱藏世界的小徑并沒有被標示出來?!比绱丝磥?,寫作也是一種“刑警加歷史考古式”的人物探究過程,只不過借助的工具非警械和考古工具,而是語言文字。

生發以上點滴感想,源自我的一次漳平王景弘故里之行。

漳平位于福建西南部,“居漳水上流、千山之中”,它是閩西與閩南的過渡地帶,外接閩南沿海,內聯閩粵腹地。過渡地帶上的漳平,行政所轄也有過搖擺,現屬龍巖的下轄市,歷史上也曾劃歸漳州管轄,通行閩南話。漳平這座小城可謂:藏深山之中向海而望,得海之氣息恪守山野敦厚。

漳平城區圖  攝影 華榮麗

漳平城區圖  攝影 華榮麗

我在福州生活二十多年,去漳平的次數屈指可數,十多年前短暫停留一次外,就是不久前的這一次了。此次到漳平,一個名字聽到最多:王景弘。恕我孤陋寡聞,到漳平之前這個名字我未曾耳聞。王景弘是誰?人們為何頻繁談起他?他身上究竟發生過什么事兒?他與漳平這片土地有什么關系?謎團多多。在漳平的三天幾乎變成了王景弘解謎之旅,但是當你真正走進這個人物,卻發現更多更大的謎團紛至沓來,如深秋的濃霧一層又一層,很難走出來。當然,一個歷史濃霧中的人物,必定是難以厘清看透的。當我試圖寫寫這個人物時,寫作便變成了類似刑警破案和歷史考古揭示真相一樣的工作——盡最大可能復活王景弘這個人物。

說起王景弘這個名字,聽者往往一臉茫然,說起鄭和,大家頻頻點頭,知道,明朝七下西洋的偉大航海家、外交家。這么說吧,當鄭和氣宇軒昂地站在寶船甲板上眺望大海時,與他并肩而立的人就是王景弘。在這支由六十多艘艦船、兩萬八千余人組成的龐大軍事外交船隊中,王景弘是鄭和最得力最忠實的左膀右臂,他們共同組織和指揮了一個大國遠航西洋的偉大壯舉。鄭和七下西洋,王景弘第一二三四七次跟隨,其中鄭和在第七次下西洋途中卒于古里國(今印度西南部)時,宣德七年(1432)三月,王景弘率船隊,扶柩返航;宣德九年(1434)王景弘獨立承擔第八次下西洋,圓滿完成任務。王景弘六下西洋,有時以副使身份有時與鄭和同為正使率隊出使。

根據史料創作的王景弘畫像  繪圖 羅宜生

根據史料創作的王景弘畫像  繪圖 羅宜生

在這件被歷史銘記的大事中,有一點清晰明了,王景弘的名字始終排在鄭和之后,即使鄭和去世后王景弘獨立領導的第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