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見蕪園最舊圖:跋顧澐、吳滔《蕪園圖》冊

2024年是海派大師吳昌碩誕辰180周年,這注定今年將是一個“吳昌碩年”。早在今年1月初,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就首先開啟紀念吳昌碩誕辰180周年特展,想來不久之后,國內上海、浙江等地也會陸續舉辦吳昌碩紀念活動。

責任編輯:劉小磊

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為吳昌碩誕辰180周年所制作的宣傳片片頭。吳昌碩(1844—1927),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碩,又署倉石、蒼石,別號有倉碩、老蒼、老缶、苦鐵、大聾、石尊者等。浙江孝豐縣鄣吳村(今湖州市安吉縣)人。詩書畫篆皆精。

2024年是海派大師吳昌碩誕辰180周年,這注定今年將是一個“吳昌碩年”。早在今年1月初,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就首先開啟紀念吳昌碩誕辰180周年特展——“金石之交”,它將與日本東京臺東區立書道博物館、臺東區立朝倉雕塑館和兵庫縣立美術館之后呈現的“吳昌碩的魅力與影響”“海上畫派與西泠名家”等特展,共同組成一個大型特展——“吳昌碩的世界”,這也是目前為止在日本最大的吳昌碩特展。想來不久之后,國內上海、浙江等地也會陸續舉辦吳昌碩紀念活動。

客歲初冬,安吉梅松兄寄來新著《吳昌碩藝術和人生叢考》,他深耕鄉賢吳昌碩研究多年,成果斐然。書中有一篇《蕪園考——兼及吳昌碩蕪園時期的交游群體》,從蕪園舊址舊貌的推測與復原、蕪園時期吳昌碩的交游,以及目前存世的公私收藏的《蕪園圖》,對吳昌碩早年所居住的蕪園進行深入、立體的研討,令人欽佩。新近獲睹一冊《蕪園圖》,卻出于《蕪園考》之外,見此不免讓人眼前一亮。

據《蕪園考》的第三部分《〈蕪園圖〉鉤沉》的統計,目前公藏私家所存分別有吳云(1811—1883,號平齋)《蕪園圖》卷(1880),顧承(1833—1882,字駿叔)《蕪園圖》冊(1881),陸恢(1851—1920,字廉夫)《蕪園圖》軸(1886年5月),楊伯潤、吳滔《蕪園圖》卷(1886年9月),吳滔《蕪園圖》第二圖軸(1887),蒲華《蕪園圖》軸(1891),吳昌碩《蕪園圖》軸(1892),另據吳昌碩致金心蘭信札,知吳谷祥有一個《蕪園圖》卷,今下落不明。一般認為,吳云所繪《蕪園圖》卷,“是目前所知最早的一幅”。然而,顧澐、吳滔所作《蕪園圖》冊,應該繪于光緒四年(1878),比吳云的手卷還早兩年。顧澐一開落款題:

秋雨過庭,煩襟盡滌。隔窗新碧,油然可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