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市長范繼躍:資源型城市如何“下地挖寶”和“向天問道”?丨中國市長說
攀枝花是四川唯一的熱帶作物區, “讓每一寸土地都能種出最好的產品、每一個產品都能賣出最好的價錢?!?/blockquote>責任編輯:錢煒
攀枝花是全國唯一以花命名的城市,打響了“暖暖花城”的城市品牌.(受訪者供圖/圖)
“迎來了繼三線建設之后的‘第二個春天’?!边^去一年是四川攀枝花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試驗區的起步之年,在作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時,攀枝花市市長范繼躍這樣說。
1965年,攀枝花特區作為新中國首個資源開發特區正式成立。在“好人好馬上三線”的號召下,全國各地數十萬“三線”建設者奔赴攀枝花。攀枝花曾長期處于保密開發狀態,甚至一度改名為“渡口市”,直到1987年才更名為“攀枝花市”,成為全國唯一以"花"命名的城市。
這個因礦而建、因鋼而興的資源型工業城市,如今全市產業已從過去的鋼鐵產業“一業獨大”,轉型為鋼鐵、釩鈦、現代特色農業、清潔能源、陽光康養旅游等產業競相協調發展的蓬勃態勢,端牢做亮“鐵飯碗”“鈦釩碗”“金飯碗”特色優勢產業“三個飯碗”。其中,釩鈦產業“從無到有”,2023年首次超過鋼鐵產業產值。
攀枝花的轉型發展取得了哪些成果?又將如何打造共同富裕試驗區?2024年全國兩會前夕,南方周末對話攀枝花市市長范繼躍。
避免陷于“因資源而興、受資源所困”
南方周末:作為資源型城市的典型代表,攀枝花轉型發展進展如何?
范繼躍:攀枝花1965年建市,是上世紀60年代國家“三線”建設直接建立起來的新中國首批資源開發特區,初期因礦而建、因鋼而興。近年來,為避免陷于“因資源而興、受資源所困”的資源型城市發展陷阱,蹚出了一條獨具攀枝花特色的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之路,實現了產業、城市、區位“三大蝶變”。
南方周末:攀枝花的產業發生了哪些變化?
范繼躍:我們跳出傳統資源觀窠臼,堅持“下地挖寶”,在提升鋼鐵產業的同時,加快壯大釩鈦產業。近年來,攀鋼含釩鋼軌在國內鋼軌市場份額占40%,在出口鋼軌和城市軌道交通的市場份額均超過70%。全市釩鈦產業“從無到有”,近5年連續保持兩位數增長,2023年首次超過鋼鐵產業產值。
我們還積極“向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