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污染如何傷及人類皮膚?
空氣污染在人類常見的皮膚病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研究人員發現,空氣中的污染物好像能夠穿透皮膚,并導致包括濕疹、特應性皮炎在內的多種皮膚疾病。
責任編輯:朱力遠
在以往的認知中,空氣污染主要通過呼吸進入人體,不過近年來有大量研究發現,空氣污染在人類常見的皮膚病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痤瘡、色素沉著、特應性皮炎和牛皮癬已被證明會受到空氣污染的影響。2024年發表在《皮膚病學與治療》(Dermatology and Therapy)上的最新研究發現,野火煙霧帶來的危險也可能延伸到皮膚。
污染穿透皮膚
皮膚是人體最大、最外層的器官。因此,皮膚代表了內部和外部環境之間的主要保護屏障,保護身體免受環境損害。此外,皮膚對調節體溫和水分流失很重要,并參與人體的某些免疫反應。作為人體最外層的屏障,皮膚在紫外線輻射、多環芳烴、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氧化物、顆粒物、臭氧和香煙煙霧等空氣污染物的“攻擊”下,防守有時會敗下陣來,這些污染物會危害皮膚健康,他們通過改變皮膚的彈性、厚度、表皮屏障強度結構和真皮細胞外完整性來影響皮膚。一些特定的模型涉及傷口愈合或皮膚老化過程。
人體皮膚每天都暴露在不同的環境因素下,人們對不同類型的空氣污染有不同的反應。視覺中國|圖
早在2014年發表于《皮膚科學雜志》(Journal Of Dermat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