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被黃金店割智商稅?年輕人開始涌向銀行買金
年輕人選擇到金店把金條加工成黃金飾品,可見他們看重黃金的保值效果,也看重黃金的飾品作用,只是購買金條再去金店加工,保值效果和美觀效果可能都要打折扣。
責任編輯:劉韻珊
一段時間以來,全球黃金價格不斷上漲,吸引了眾多投資者的目光,其中年輕消費群體對黃金投資與消費的熱情空前高漲。
值得注意的新動向是,很多年輕人不再到金店買黃金,而是跑去銀行買黃金。最近,“別再讓黃金店割智商稅了”上了熱搜——不是金店買不起,而是銀行更具性價比,當金店的黃金動輒600多元/克,國有銀行出售的黃金飾品500多元/克。
為什么金店的黃金價格,要比黃金市場價或銀行出售的黃金價格貴那么多?從金店買黃金飾品,真的是“智商稅”嗎?一些年輕人嘗試通過先購買銀行出售的金條,再將其拿到金店加工成黃金首飾,真的更有性價比嗎?
金店黃金何以更貴
從上海黃金交易所的數據可知,當前黃金價格已經突破500元/克。不過,如果消費者去周大福、周生生、周大生、老鳳祥等老牌金店走一圈,會發現金店的黃金價格更高,普遍突破600元/克。
與之相對,一些國有銀行也經由APP等渠道出售金條或黃金飾品,單價在黃金市場價與金店價格之間。比如某行出售的金條,5克的價格是2627.35元,每克525.47元;黃金飾品的單價相對高一些,比如一件金幣造型的飾品每克價格為562.13元。
金店的黃金價格何以更貴?主要是以下三方面因素。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