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煙花燃放“禁改限”下,城市的艷麗與挑戰
如何在安全、環保的紅線下滿足人民的期待,是一場執政能力現代性考驗。
責任編輯:戴春晨 張秋紅
剛過去的春節多地煙花連天,讓不少老百姓感覺濃重的年味。全國兩會期間,“煙花”再次成為代表委員們熱議的關鍵詞。全國人大代表、長沙市公安局警務技術四級主任劉義新的發言代表了許多人的心聲:“努力實現傳統文化和環境保護的平衡?!痹缜暗牡胤絻蓵?,湖南省等省份將“支持煙花爆竹產業轉型”寫進了政府工作報告。
2023年12月26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對地方性法規中關于“全面禁止銷售、燃放煙花爆竹”的規定提出審查建議。這一舉動被外界認為是“松綁”的重要信號。
“禁燃”聲浪中,去年就吹起了一絲“不尋?!钡娘L。
不過,在“禁”與“放”的路口,大步調頭的城市并未蔚然成勢,所有在堅守、在觀望、在試水的城市,都難免思考劉義新代表提出的問題,在平衡環境保護和文化傳承中,抓住煙花經濟的紅利。
澳門舉辦“歡樂春節─龍馬精神煙花匯演” (圖/新華社)
你的城市,春節有煙花嗎?
過年放煙花的傳統悠久,無需多言,竄天猴、擦炮、魔術彈、小神鞭等等小巧的煙花爆竹也是一代人的童年記憶。
但從上世紀80年代末第六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提出要加強煙花爆竹的生產和燃放安全管理開始,煙花管控政策成為主流。
1993年,北京發布《北京市關于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的規定》,上海、廣州、武漢、西安等282個城市跟緊其后,煙花禁放潮蔓延全國。雖然在2005年春節,有106個“禁改限”城市調整尺度,讓煙花政策進入寬松期,但這樣的蜜月時光也僅有七八年。
2013年起,霧霾持續令“禁”聲再起。到2018年,根據公安部數據,全國803個縣級以上城市禁止燃放煙花爆竹。
三十多年來,煙花管控政策是一條起伏的曲線,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的提議或將帶來又一個拐點。
2023年12月底消息傳出后,網上輿論多了不少期待,熱搜上相繼出現#全面禁燃煙花爆竹不合法##煙花爆竹禁燃令該全面解綁了嗎##全面禁放煙花爆竹是時候終結了#等話題。各城市有一個半月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