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各省準備怎么干?

11個省份在回顧2023年工作時提及“新三樣”出口數據,山東、四川、福建、安徽、重慶將擴大“新三樣”出口列入工作計劃。

在“氣水土”三大污染防治戰中,地方最關心水和氣,水質和空氣質量分別被23個省份提及54次、46次,16個省份提及土壤污染。

18個省份提及支持國家公園創建。17省份把修復歷史遺留礦山生態列入2024年工作任務。

責任編輯:曹海東


2023年7月4日,內蒙古烏蘭察布,輝騰錫勒草原上的風力發電機組漫山遍野,正源源不斷地生產著清潔電力。視覺中國 | 圖

如果要在2024年各地政府工作報告中找到和“經濟”一樣重要的高頻詞,估計就是“綠色”了。

南方周末記者梳理全國31省份政府工作報告,發現“綠色”的詞頻是343,高居前列。作為參考,“經濟”一詞的詞頻是409。而在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降低2.5%左右,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和“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左右”共同列入今年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

各省份政府工作報告顯示,六大高頻詞中,綠色、生態、環境、能源被所有省份提及,低碳被30個省份提及113次,污染被28個省份提及77次。

共現詞可以展示每個關鍵詞經常以何種表述出現,和六大高頻詞同時出現的綠色發展、生態文明、環境保護、低碳轉型等18個共現詞匯中,有13個出現在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

從全國和地方兩會部署的相關工作任務來看,低碳轉型、污染防治、生態保護依然是環境領域的三大重點工作。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和“建設美麗中國”,在地方兩會報告里分別出現16、6、14次。

中國生態學會產業生態專委會委員、復旦大學環境工程與科學系教授王壽兵向南方周末記者表示,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涉生態環境部分呈現出三大特點,一是在原有污染治理和生態修復的基礎上,更加重視污染預防和生態保護;二是以“美麗中國”建設為統領,更加重視生態環境工作的協同性、系統性和整體性;三是“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經濟”作為新提法,表明今年的工作重點已由傳統的生態環境保護與治理轉向經濟與生態環保協同發展,以綠色低碳經濟引領生態環保和雙碳目標的實現。

低碳轉型瞄準“一增一減一工具”

自雙碳目標在2020年提出以來,如何實現低碳轉型受到各級政府重視。2024年,雙碳第四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要實現雙碳目標,能源結構調整是“牛鼻子”,其中“一增一減一工具”是關鍵。

“一增”主要是增加可再生能源及相關綠色低碳產品。

今年全國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披露2023年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規模歷史性超過火電,全年新增裝機超過全球一半”??稍偕茉淳G色電力被1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